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周小农民 > 第3章母爱总是一样

第3章母爱总是一样(1 / 2)

没有理会去赶野猪的村民,父亲把我抱着进了一间茅草屋子里。

我稍微观察了一下,整个院子里有七间房子,房屋连简单的砖木结构都算不上,就是木材和泥土构筑而成。

墙壁是用黄泥和稻草垒打起来的,像我们以前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泥坯房,时间久了,就是各种小坑和黄泥脱落剩下的杂物。

现在墙壁上,有些稻草已经露了出来,整体的感观,只能用简陋两个字来形容,这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农村里,普遍的建筑风貌吧!

我是没有住过茅草屋子,还真有点担心,这下雨天不会漏雨吧,得想办法先把房子修修,至少得修一个砖瓦房吧!看来将来的担子注定不轻啊。

也只能心里自我安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安贫是不可能的,乐道却可以让人心情愉快,那就先让自己心情好起来,愁眉苦脸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含笑面对。

但是同时,也反映出来一个现状,就是穷。

虽然也羡慕那些穿越前辈们,高大上的机遇,什么金手指,什么王孙贵族,再差也是什么地主家傻儿子。

但就我而言,还真不怎么在意这些,不够钱让自己躺平、财富不自由,那就赚够钱再去躺平就好了,以前自己不也是,一点点打拼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吗!

农民家庭出生的我已经习惯用双手去创造,从没想过那些神奇的不劳而获,一切自己打拼得来的东西,才让我觉得心里更加的踏实。

母亲跟在父亲的身后,一边双手合十在祈祷什么,嘴里念念叨叨,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在拜着哪一路神仙,感谢诸天神佛保佑自家的儿子,躲过这一次劫难。

可惜佛祖并没有保佑她的儿子何一水,不然的话,或许我也就不用来到这里啦!

“阿水,你现在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吗?,肚子现在还疼不疼?”

这让我又是感动又是很惭愧,不是说语言有多么的煽性。

而是因为,这位母亲那份自然的神情和动作,诠释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之意,是那么的真切又急促,让人的心房被暖暖的东西填满。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在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总是有着对儿子的无私付出和爱护,却从不要求什么回报。

虽然自己因为忙事业,很少回老家,但是只要打电话回家,都是嘘寒问暖,嘴里念叨着,叮嘱着有时间就多回来啊,妈给你做你喜欢吃的黄焖肉和红闷稻花鱼啊!

母爱总是那么相似,不不不,是一样的,总是那么崇高而又伟大。

前身啊,为什么你非要逞能呢,还游到汤崖的对面,要不然也不会出事了啊!你看看你的母亲,是多么的爱你啊,你是真的辜负了,你母亲的那份爱意啊。

通过记忆的融合,他知道,这家伙有点楞,农村俗称的二愣子,说话喜欢直来直去,脑袋里没有二两肉,思考很简单,肉都长在了脑袋以下去了。

就拿族学来说吧,族学是给家族里的小孩,进行开蒙和基本知识教学的。

既然是族学,当然费用相对就会低不少,但是,总有那么些其他的费用,比如笔墨、纸砚等这些都要自己置办,学斋是不会承担这些费用的。

更何况纸张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昂贵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受得了的。

只有那些家庭条件稍好,才有能力和条件承担,族里还是有很多的少年,没有能够进入学斋学习,在现代还有些人,九年义务教育都没完成,何况这是古代呢。

这位睿智的母亲,对自己孩子读书,学习知识的决心很坚决,家里条件如此艰难情况下,还是省吃俭用的把憨憨的何一水送进学斋学习知识,

可是,何一水在族学里的存在,都快成为一个笑话了,开蒙是《千字文》和《百家姓》《弟子规》这三本书,人家都是两年时间就学完了,他愣是用了四年,到现在还迷糊,村里人都叫他憨水。

最新小说: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谁给大明续命了? 大宋第一侯 谍海青云 大夏摄政王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朕就是万历帝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