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看着周围的景色,十分陌生。
“系统,告诉我这里是什么地方?”
【现为公元前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一统六国的第四年。秦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秦军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大沟的水倒灌进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请降。秦在魏的东部设立砀郡,又在魏旧地建置泗水郡。这里便是泗水郡。】
“现在是大秦,那我是不是就可以看见祖龙了?”秦风眼前一亮。
他是秦始皇的迷弟,他前世上学时就爱看秦朝历史。
【,原则上可以。】
“好,大秦,我带着国运系统来了,颤抖吧,各位。”
孙秦风在系统的指引下弄来了一些钱,然后在泗水郡安下了家。
系统里有很多东西,可以拿自己的国运值兑换。但秦风现在的国运值只有初始值,仅仅一百。
他看了看兑换框,最便宜的是一本《华佗医书》,仅需要国运值。
这本书早在三国时期便被曹操烧了,没想到现在秦风有幸一睹真容。
现世的秦风在学校学的是西医,但也选修有中医,毕竟中医诞生也有好几千年历史了。
他不会种地,也不会做生意。还好学了点医学知识,可以开个医馆养家糊口。
他在集上租了一个铺子,改成了医馆,起名:杏林医馆。这个名字来源于建安三神医的董奉。
董奉,字君异,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术,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
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
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行医济世的董奉品德高尚,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颂声载道。
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秦风有意效仿先人,但是事与愿违,开馆一个多星期了,也没有一个人来,毕竟大家看病都喜欢去老店。
秦风也不着急,闲暇时就看看书,侍弄侍弄自己的小药园。
这天,他在集上吃早餐,忽然听到远处一阵吵闹。
他挤进人群一看,一个中年妇女正抱着一个孩子哀嚎。
“啊啊啊,快来救救我的孩子。小虎,小虎,你怎么了,别吓娘啊。”
这个孩子约莫五六岁,面色潮红,在剧烈咳嗽,双手掐着脖子,极其痛苦。秦风看了几眼,心里也有数了。
“他怎么了?”
中年妇女狐疑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我是前面杏林医馆的大夫,你要告诉我他发生了什么我才可以救他?”
这个妇女也不管了,竹筒倒豆子般全部倒了出来,“我在卖布,他在这边玩石头,然后就忽然这样了。大夫大夫,你可要救救他啊,他才六岁。”
“你给了他几颗石头?”
“五颗。”
秦风扫了地上一眼,“确定五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