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要招人,这还要不要他们活了。
百姓们可不会认为,朱樉是凭着自愿的原则来招人的。
“这西安的大人就不能管管这秦王吗?”有人义愤填膺。
“管?怎么管,那可是王爷,就连西安布政使大人也得听他的。”
“哎。”叹息之声,不绝于耳。
书生见大家明显误会了,连忙解释。
“各位,不是招少女,这一次,秦王是想招收一批读书人和大夫,以及会做衣服的人,但凡你有一技之长的,都要。”
???
百姓一头雾水。
这秦王招这些人干嘛。
书生接着说道。
“上面还说了,凡是录取上的,每月俸禄二两,能力特别强的,还可以当官。”
“二两?先生,你是不是看错了。”
二两纹银比起其他工作来说,这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
酒店里,一个跑堂的一个月也就三钱银子。
一两纹银可以换十钱银子。
书生摊手。
“告示上,是这么说的,具体,我就不知道了。”
朱樉的残暴深入人心,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秦王府的外城门口还是聚集了不少人。
为了完成王爷的命令,执笔所派出了三名文官负责登记。
于此同时,还有十一名王爷的亲兵负责维持秩序。
一名身穿补丁,面色饥黄的农民站在桌子旁。
“你会什么?”
“回大人话,小的会打铁。”
“打铁?手艺好不好?”
“大人啊,小老儿打了一辈子铁,这手艺,绝对不敢糊弄你。”
“行,你去找个铁铺,打造一把宝剑出来,若是手艺合格,你就通过了。”
“是是是。”
在一名亲兵的带领下,这位农民来到了铁铺。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不少人都进行了登记。
其中男女都有。
明代女子虽然不轻易抛头露脸。
但那也只是对待有钱人家的小姐。
像普通农户家的,依旧要下地,依旧要做饭,哪能不抛头露脸。
之前那名解读告示的书生也到来了。
“你会什么?”
书生挺胸抬头。
“回大人话,在下熟读四书五经,三岁学写字,四岁背诗词,十七岁就高中秀才。”
“可以,去,那边写几个字,或者作一首诗。”
“好。”
目前来说,仅有两百人来报名。
录取的也就五十人。
这五十人在百户长带领下,见到了秦王朱樉。
这些老百姓,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里长,或者县太爷。
第一次见到王爷,个个胆战心惊。
朱樉现在也头疼不已。
身边可用之人,太少。
连这点事,都要他亲自来,
不过,也就第一次了,下次估计就不需要了。
在朱樉的下方,五个正七品的所长也站在了那里。
这些都是朱樉新提拔的。
年龄大的,他都让他们直接告老还乡了。
朱樉开口。
“按照你们所需,挑人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