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考生真这么厉害,能够实现可控核聚变,还用参加高考?
恐怕早就被保送到清华北大去了。
在网友们的眼中,这个写可控核聚变的考生,俨然成了一个跳梁小丑。
......
与此同时。
一栋不起眼的居民楼里。
一位精神矍铄的花白老者看着沙发上乐个不停的孙女,忍不住询问道:“小鱼,在看什么呢,这么高兴。”
“我在看今年的高考零分作文呢,实在是太好笑了。”
被叫做小鱼的女生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机拿到老者面前。
老者慢悠悠的戴上老花眼镜,然后跟着孙女一起看起了今年的零分作文。
很快,两人就看到了那篇有关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作文。
在看到这篇零分作文后,女生忍不住笑了出来。
要知道她爷爷可是龙科院物理学院的教授,之前还参加过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只不过因为研究进展缓慢,再加上年纪大了,所以就退出了研究团队。
连她爷爷所在研究团队可是汇聚了龙国所有物理学的顶级学者。
连他们都没能研究完成可控核聚变。
一个跟他同届的高三考生,竟然还在作文上写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这难道还不够可笑吗?
女生转过头,本以为自己爷爷会跟她一样,对这篇作文内容感到可笑。
然而却发现自己爷爷正一脸严肃的看着这篇作文。
对于他们这种跟核聚变研究打了多年交道的物理学者来说,这作文里的内容到底是真是假,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
如今人类尚且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难题有两点。
一是材料受限,可控核聚变要承受上亿度的高温,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或者制造出能够耐受如此高温的材料。
其次便是加热问题,如何将可控核聚变发生装置加热到让里面的氘核与氚核发生聚变反应,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这篇作文的作者,能够提出这两点,就足以证明他对可控核聚变是有所了解的。
“新型材料的研究方向,可控核聚变的跨越研究......”
刘教授看着手机屏幕里的作文,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看到后面,神情也逐渐严肃起来,眼神里偶尔还闪过一道光亮。
作文虽然只有百个字。
但却是给他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下去,未尝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