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师承百家(1 / 2)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冯承素此刻吟诵的诗句出自诗经《陈风月出》。

今日休沐,他放下了弘文馆内精密且繁忙的工作。

说实话,他每每升迁大多因为自己的书法能力,当他接到陛下的任命,参与王右军《兰亭集序》的临摹工作时,自是喜不自禁。

当然,临摹要求的是准确,使用的是双钩法,以求近似真迹,因此并不需要太多自己的发挥。

可是在这个月夜,或许是就着炙羊肉喝了些酒,他也学着会稽兰亭之宴上的王羲之生出一些洒脱之意,挥手写就他自己的“兰亭集序”。

可是,并无丝竹管弦,也无曲水流觞,更无佳人在旁,他与这月这影成了相互慰藉的朋友。

她过得还好吗?难道这月下起舞的身影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幻想吗?

临帖容易,却再难描摹佳人的美。

想到这些,冯承素的内心一片怅惘。

。。。。。。

这一段戏并没有太多的台词,因此需要演员把握角色的内心感受,要用眼神和肢体将角色的情绪表达出来,让观众一目了然,在表演难度上是相当大的。

李尔和其他人站在一旁,看着迟北的表演。

在李尔看来,迟北的表演是下了蛮大功夫的,无论是仪态,还是下笔的动作都非常符合一个古人的感觉,但是问题是他不是冯承素。

也就是说他没有进入角色,太过于追求动作仪态的标准,而把一个独特的人变成了千人一面,让人无法看出他究竟是谁。

但这样的表演比起一些狗屁倒灶的“演员”来说,也可以说是吊打了,在这个比烂的时代,他的努力也值得他拿到一个新人奖。

迟北最精彩的一段表演就在他挥手写字的时候,也许是内心充满了自信,这与冯承素那时释放出来的洒脱有些相似之处。

表演完毕,王导马上大赞:“真是精彩绝伦的表演,虽然没有什么台词,但戏点全在那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中”

李尔听了王导的话都佩服王导的语言表达能力,那哪是细微的表情变化,李尔几乎全程都没看到什么细微的转变,都是咔的一下就换了个情绪,让人猝不及防。

“咦?罗总你看,迟北竟然真的在纸上作了《兰亭集序》”,王导非常刻意地引起罗总的注意。

果然罗总和众人都凑了过去,一看,确实是由迟北亲手书写的《兰亭集序》。

“可以嘛,年轻人还能去学习这些,精神可嘉”,罗总微笑着说道。

上官先生在旁边看了一下,没有说话。

作为语言艺术大师的罗总,他说“精神可嘉”的意思就是“写得很好,下次别写了”

不过,沉浸在自信当中的迟北当然没能理解罗总这句已经很直白的话,非常高兴地说道:“谢谢罗总的夸奖,实在是献丑了”

“你还知道啊,确实是献丑了”,罗总心中暗自吐槽。

吐槽归吐槽,实际上迟北这段表演已经让罗总满意了,他的要求并不算太高,不出戏即可,而且迟北能够写毛笔字已经算是惊喜了,还能要什么自行车呢?

“那现在请李尔试一段吧”,王导笑道。

“行”

李尔说完,便走向了那个几案。

最新小说: 大庆:开局冠军侯,强娶林婉儿 宠外室吞嫁妆?重生后我换婚嫁权臣 她是惊春 三国:模拟应梦贤臣,灵帝哭了! 重生八年年代,我要做首富 莺莺燕燕 成为真千金,我创翻全家 都市玄门相师 四合院:傻柱,整蛊专家 北宋之末,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