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絮絮叨叨的说着。
在方宇的记忆中,这个女人,就是他前身的妈妈,名叫蒋琴。
“妈,我知道了。”
方宇说着,就起身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然而和蒋琴一起出门,沿着走廊,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这栋办公楼,是一幢筒子楼,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建筑,有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
走廊上,偶尔有双旦大学的教职工,在走进走出。
基本上。
每一位和方宇迎面走来的教职工,都会和方宇打着招呼。
“方博士好!”
“方博士,听说报社要采访你啊!”
“方博士,你可是我们双旦大学的骄傲啊!”
“…”
方宇这具身体的前任,是一个少年神童。
年仅岁,就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了华夏最年轻的,金融类专业的博士。
因为年纪小学历高。
方宇在整个华夏,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想要采访他的媒体,更是数不甚数。
不久后。
在走廊的尽头,方宇和蒋琴,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是由三个单间改造而成,内部空间要开阔很多。
此时。
办公室里,有一群人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见方宇走进来,一个手拿话筒,穿着打扮都很时髦的女子,微笑起身,向方宇打招呼道:“你就是方博士吧?能采访你真是太难得了。”
这名女子,便是魔都日报的一名记者。
在记者的身后,还跟着一名摄影师。
方宇和记者打了声招呼。
“你好,我是方宇。”
“方博士,还请坐到你爸的身旁,如果没问题,我们马上进入采访的环节。”
“这样,就不会耽误你太久的时间。”
按照女记者的指引。
方宇来到一个4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旁,这个男人就是他这具前身的爸爸,名叫方卫国。
随着方宇和蒋琴坐下后,采访正式开始。
女记者一一提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大约过了4分钟,临近采访结束时。
女记者突然提问道。
“方博士,你现在已经博士毕业了,再过几天就会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之前,你有什么话,想要对你爸妈说吗?”
女记者问出这句话时,是想对这段采访做一个最后的总结。
这是采访工作中的惯例。
回答起来也很简单。
无非就是被采访者,说一些感恩的话,作为采访稿的结束语。
只是。
预想中,方宇感恩父母的话,并没有说出,而是说了一个让记者震惊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