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计司(2 / 2)

而且是坏事的废物。

“各位从汉的二年律令开始学,唐的永嘉律,还有我大明律,还有治军的军律。”

张仲铭对眼前的所有人道:“先熟谙律令,再从其中学习政务军政流程,本官治下的吏员,待遇优厚,治地以律,以吏,大伙明白了吗?”

“明白了。”

眼前三十多人稀稀拉拉的答应着。

其实大多数人是不太明白,只有少数几个,比如站在队伍前的李文才,张简阳,张简炎几个。

他们和张仲铭接触的多,知道这位的想法是真的要以吏治地方甚至军队。

将领直接领兵,训练,交战,都是将领负责。

大的战略方面,会成立一个高层参谋部门,专门制定大的战略方向。

而征兵,分配,提拔,抚恤,退伍,日常后勤都会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细致化的管理。

大明的财政体系是一团糟,宪宗和孝宗之后,财政基本上就濒临破产了。

到嘉靖时就是完全破产,官员俸禄都发不起。

万历之后,地方军镇多有兵变,主要原因就是发不起军饷。

崇祯年间欠饷已经是常态,除了辽西等少数地方外,大半都是由领兵大将自己解决粮饷问题。

纵兵抢掠成为常态,军纪就更不必问了。

张仲铭首先要成立一个计司,将预算,征收,转运,收储这四大块,交给一个财赋部门来负责。

然后是财司,负责支出编制,拨付钱粮,统计流通,发放军饷和官吏俸禄等事务。

专业的事要成立专业的部门,统收统支,要有预算,要有支出统筹计划,要有全盘的考虑和对全部财赋收入支出的通盘打算。

而不象大明的财赋体系,就是完全没有这些专业的东西。

比之前宋都是大幅度的退步了。

计司,财司,都要用到大量的专业人才,所以不光是这一批,还会雇佣更多的类似大伙计这样的专门人才。

这些伙计都是从小被送到店铺商行当学徒,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不光是要学识字,还要学算学,还要学生意买卖,察颜观色,要熟谙生意,还得能说会道。

熬到大伙计才有工钱,也并不算多。

得到掌柜一级,才算是熬出头来。

很多人半途而废,实在是坚持不下来。

因为不光是要学习这些东西,还得帮东主家里做杂事,包括各种家务,甚至是带孩子,倒尿壶,这些都是学徒的事。

张仲铭这边一招人,不光是小伙计,大伙计都来了不少。

如果待遇优厚,招掌柜级别的也不难。

真正的读书人,张仲铭兴趣不大,就算这些人很聪明,但他们的精力主要用在经义上,世务不通,言词拙讷,品性上是比从商的要好一些,但也可以视为迂腐。

只要制度立好,张仲铭对品性的要求并不是太着重。

计司,财司,还有流民司,屯田司,军政司,参谋司,工商司等等。

要等人手充足了,才能从筹备到建立,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新小说: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极品假太子 武成年后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年轻气盛八皇子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大明:嘉靖修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