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去吃饭,吃完了再去店里看看。”
姜月婵点头应下,而后抬起头盯着李易道,“你是不是早就偷偷把礼物给准备好了?
“就等着这时候看我笑话呢?”
如果只是一块玉如意的话,姜月婵还不会多想。
但是店里竟然还有一盆不老松玉雕,还是前段时间刚收的。
时间赶得这么巧,就不由得她不去联想了。
而见自己的小算盘被她一语道破,李易则是连忙矢口否认:
“哪能啊,我怎么可能会想着看你笑话呢?
“我这不是知道姜大教授最近任务比较重,怕你忙的没时间准备,所以提前帮你备着一份,以备不时之需嘛。”
姜月婵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不置可否道,“行,那就谢谢我家先生了。”
“嗨,这还不是应当应分的事吗?”
李易应承了一句,一家三口出了商场。
开着车到后海,在胡同里的一家私房菜吃了晚饭。
晚饭过后,已经将近九点。
出来了转了一圈,闺女已经没有一开始的兴高采烈,整个人看起来蔫儿蔫儿的,一副随时可能睡着的样子。
姜月婵坐到后边,把闺女抱在怀里。
李易开着车,带着娘俩去店里挑礼物。
十多分钟后,李易把车停在了路口停车场,领着媳妇抱着闺女走进了自家的古玩店。
店里有专门的人打理,掌柜的姓吴,叫吴二光,六十岁出头的年纪。
是太爷爷在世时招的掌柜,李易一般都叫他老吴。
据说,这老吴的祖上有一门祖传的倒斗手艺,从小练就了一副好眼力。
从铺子交到他手上至今,老吴经手的东西几乎就没打过眼儿。
除了老吴以外,店里还有两个学徒。
一个是老吴自己带的,叫做吴小天。
据说是他老家那边的没出五服的侄儿,从小就没了爹妈。
看孩子可怜,老吴就带在身边传了一门手艺。
另一个学徒叫李秋寒,是李家祖籍那边来的远亲。
据说是从李易太爷爷那辈儿起能论得上亲戚。
按照辈分儿,得叫李易一声小叔。
李易也不知道这亲戚是真是假,反正七年前她来寻亲,说他们那一脉就剩她自个儿了。
太爷爷和她聊了一阵,就把人安排到了店里,让跟着老吴学一门鉴宝的手艺。
就算拼不上大富大贵,好歹也能有个苦不着饿不着的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