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有个病弱的儿子,为什么她儿子顺利长大了?自己还要熬。
各有各的烦恼。
终归都是心气不顺,康师傅,也没好到哪去,前朝鸡飞狗跳,后宫人心浮动,为了一个皇长孙的名头,半年来没人消停。
就算好几个儿媳妇都怀孕了,也很心累,他最爱的太子,貌似有点不太行,烦恼。
在别人烦恼来烦恼去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太清就没那个心情了,看小说看的正是爽的时候,闲着无聊,懒得管外面的风风雨雨。
如果不是大着肚子,去皇宫容易招人算计,她还真想去问婆婆多要几个哼哈二将回来。
四爷孩子多了,别管男女,但也是她贤惠大度的功劳。
顺便还可以气气人,那不比小说画本好看,随后孩子的月份越来越大。
太清也逐渐感受到了做一个母亲的辛苦,脚肿了,移动艰难,吃喝还要注意。
胃口好,但也不能狂吃,有时候闻着味道,饿得想哭,但是为了孩子,又不能吃,只能让人拿走拿走。
想要小命,不想那么快结束任务,不想做春天里一秒钟消失的烟火,看着一看就好吃的大肘子,眼泪哇哇的流。
可惜她的孩子营养够了,发育的很好,看到模样少说也有六七斤,所以她真的不能再吃了,再吃就芭比q了。
作为对照组,宜修那里的日子就没那么好了,整个人瘦了一圈,憔悴的很,好不容易有胃口吃东西,还得小心翼翼的。
重要的是不懂事的胤禛,有德妃娘娘赐的老嬷嬷还嫌不够,特意个府,拜托了一下老丈人,丈母娘,让福晋侧福晋的家人来看看女儿,照顾一二。
然后宜修的嫡母来了,看着以前在面前卑微可怜的小庶女,如今成了个人物,皇子的侧福晋,肚子里还有个孩子,成了皇家的人,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对比自己的女儿。
什么正白旗都统家的阿哥跟皇子一比,区别大了去了,就像以前的她,宜修见了她是要行礼,现在人家成了皇子的侧福晋,未来最少也是亲王侧福晋,她一个落魄的官夫人,怎么拿的出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见了宜修,按照皇家规矩,她最少也要行半礼,再想想以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她的宝贝女儿可不是要被庶女压一辈子吗?想想就生气。
正巧,女儿还没定亲,原本的考虑与算计还还没做,还有反悔的余地,女儿才岁,最好的年华,现在有个更棒的机会。
所以眼珠子一转,坏主意就上来了,快穿者太清也是知道甄嬛传的,自然是笑眯眯的放水,给她行方便,主要还是为了系统的任务。
与其在她不知道哪里的角落勾搭上,还不如在她的掌控中,慢慢的计划。
惊鸿一舞的艳丽,不如梅花雪诗的有趣,让正版走盗版的套路,让盗版无处可走,好坏坏。
府里花园,一株漂亮的独梅开的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