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一句得加钱,老朱求我就藩 > 第61章 朱元璋:这凤阳,颇有国都的气势!

第61章 朱元璋:这凤阳,颇有国都的气势!(1 / 2)

应天府。

宫门前。

太子朱标领着太子妃常氏、侧妃吕氏、以及长子朱允熥,皇太孙朱雄煐,朱允炆等人,早早等在宫门口。

数日前。

朱元璋对他说的那番话,至今还在耳边徘徊。

此时他忧心忡忡,担心朱元璋对朱青不利。

对他来说,朱青存在的意义重大,杂交水稻亩产十四石,能解决大明百姓的生计,更能补充军需,增强大明国库!

这对当下的大明来说,不可或缺。

如今,因父亲的猜忌,却对朱青动了杀心。

数日前,他已经给燕王写信,让他转告朱青这些信息,也好让朱青有所准备,否则要真出了事,将是大明朝最大的损失!

至于秦王与晋王的家眷,早在老朱下旨之后,就被两个王府的人接走,现在已经在凤阳侯着了。

片刻后。

日上三竿,临近清明的气候,早已变得不再寒冷。

朱元璋挽着马皇后,有说有笑,从深宫中走出,随行侍卫足有数百人。朱元璋面带微笑,看到太子后,便大笑着说道:“老大,过来,你可知道,朕有多久没有回过凤阳了?”

“父皇,自洪武元年登基后,父皇勤于政事,早期曾想过定都凤阳,后来却因为当年跟随父皇的老将,大都出自凤阳,一旦在凤阳定都,将难以制衡那些老将背后的宗族,决定定都应天后,父皇便在也没有回过凤阳!”

“逢年过节,扫墓祭祖,大都是伯伯在操办!”

每年扫墓祭祖,几乎都是朱标在安排,所以记得很清楚。

朱元璋抬头望天,叹息道:“是啊,洪武元年,到现在都十一年了!”

自定都应天后,他不止一次想过,将生父的墓葬迁到东陵,最终在刘伯温多次劝说下,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

刘伯温曾言,先皇是葬在龙脉上,风水极佳,后来才有朱元璋当皇帝的事。虽只是鬼神怪力的言说,但朱元璋也不敢不信。

尤其是这话,还是出自军师刘伯温之口。

这时,朱允炆小跑着过来,向朱元璋请安:“孙儿向皇爷爷请安,孙儿也从未去过凤阳,此次回乡祭祖,更能体现出皇爷爷尊崇孝义,不忘先祖哺育之恩!”

嗯?

朱元璋眉头紧锁,怒目圆瞪:“这话谁教你的?”

朱允炆被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皇爷爷,是孙儿自己说的,没人教过我!”

不远处,吕氏眉头紧锁。

她平日里对朱允炆严加教导,却万万没想到朱允炆竟说出这样的话。

这话放在往常说,倒也没什么。

可刚才朱元璋才说过,十年没回凤阳,你现在去说这话,不摆明了在说,朱元璋之前不尊崇孝义,忘了先祖哺育之恩吗?

吕氏急得捏紧拳头,掌心都快捏出汗来了,心底暗骂朱允炆愚蠢!

这种时候说这话,不明摆着往枪口上撞吗?

果然,只听朱元璋冷声道:“那你是说,朕之前不尊崇孝义了?更忘了先祖的哺育之恩了?”

“孙儿不敢,孙儿不敢!”

朱允炆一个劲儿地磕头。

哼!

朱元璋大袖一甩,对朱标说道:“老大,此次凤阳之行,吕氏与朱允炆就别去了,回东宫反省吧!”

“是,父皇!”

最新小说: 极品假太子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武成年后 年轻气盛八皇子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大明:嘉靖修仙啦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