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四年二月初八(公元640年3月10日)小雪
昨日,李半夏和孙付伽找我讨论了会儿案情,但是,还没有明朗的线索,他们早点回去。
这一日,下了小雪。长安城被薄雪轻覆,银装素裹,更显古都之韵。我与李半夏漫步于皇城根下,暂时忘却那些困扰,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雅致。
“听闻流鬼国遣使入贡,你我何不前往一观?”李半夏突然提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流鬼国?这个名字听起来颇为神秘,即便是穿越而来的我,也仅从历史书籍中略知一二。这是一个位于极北之地的国度,与世隔绝,此次通贡,无疑是大唐盛世的一个象征。
“好主意!”我欣然应允,心中同样充满了好奇。
我们沿着皇城根,一路向北,穿过熙熙攘攘的市井,最终来到了皇宫附近。此时,皇宫大门紧闭,守卫森严,但偶尔能见到一些身着异服的使者进进出出,其中便不乏流鬼国的使者。
我们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些使者。他们身材魁梧,面容坚毅,与中原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那位名叫佘志的流鬼国使者,更是引人注目。他身材高大,目光如炬,颇有大国使者的风范。
“看,那便是流鬼国的使者佘志。”我指着远处的一位使者,对李半夏说道。
李半夏顺着我的手指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惊叹:“果真是个壮士!”
我们静静地观察着佘志,只见他举止得体,不卑不亢,与大唐官员交流时,虽语言不通,但能通过手势和表情传达意思,显得颇为聪慧。
太宗皇帝在宫中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使者。我和李半夏有皇宫之中,只见这里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气氛。宴会厅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宴席,上面摆满了各式佳肴美酒。宴席两侧,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乐器,乐师们正调试着琴弦,准备为宴会献上美妙的音乐。
李世民身着龙袍,端坐在宴席之上,面带微笑,显得威严而慈祥。他的身边,簇拥着众多朝臣,他们身着华服,面容肃穆,静静地等待着使者的到来。
随着一声高亢的宣唱声,流鬼国使者缓缓步入宴会厅。他身材魁梧,面容坚毅,身着兽皮制成的服饰,头戴一顶插着羽毛的皮帽,腰间挂着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刀,显得威风凛凛。
使者步入宴会厅后,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他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琳琅满目的佳肴美酒以及威严的李世民和众多朝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李世民见状,微笑着站起身来,向使者走去。他边走边用流利的汉语说道:“欢迎使者远道而来!朕代表大唐皇帝和亿万百姓向使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
使者闻言,连忙躬身行礼,用生硬的汉语回答道:“多谢陛下盛情款待!我代表流鬼国国王和全体臣民向陛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李世民扶起使者,亲切地与他交谈起来。他询问了流鬼国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以及使者此行的目的和感受。使者一一作答,言语间流露出对大唐的敬仰和向往。
交谈结束后,李世民邀请使者入席就座。宴会正式开始。乐师们奏起了欢快的乐曲,舞姬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李世民与使者举杯共饮,觥筹交错间洋溢着欢乐与友谊。
宴席之上,佳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鲜嫩可口的烤鸭、香气扑鼻的烤鱼、酥脆可口的炸虾球……每一道菜都令人垂涎欲滴。使者品尝着这些美味佳肴,赞不绝口。
李世民见使者如此喜欢大唐的美食,心中甚是高兴。他命人将更多的佳肴端上来供使者品尝。同时,他还向使者介绍了大唐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他与各国的友好交往。
使者听着李世民的介绍,心中充满了对大唐的敬仰和向往。他感叹于大唐的繁荣与强大以及李世民的开明与睿智。他深知此次来访对于流鬼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宴会进行得十分顺利和愉快。李世民与使者相谈甚欢,彼此增进了了解和友谊。朝臣们也纷纷向使者敬酒致意表达对他们的欢迎和尊重。
宴会结束后,李世民亲自送使者出宫并赠予他许多珍贵的礼物以表友好和敬意。使者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并承诺将把大唐的友谊和盛情带回流鬼国传达给国王和全体臣民。
宴会结束后,太宗皇帝赐佘志为骑都尉,以示友好。这一消息很快便传遍了长安城,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位来自极北之地的使者。
我与李半夏也议论着此事,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真想知道流鬼国究竟是何等模样。”李半夏感叹道。
“是啊,若有机会,定要亲自去走一趟。”我附和道。
回到家中,“你可知道流鬼国的具体位置?”我问道。
李半夏摇了摇头:“我所知甚少,只知它位于极北之地,与世隔绝。”
我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铺展在桌上:“这是我根据古籍和传说绘制的流鬼国地图,虽不精确,但也能大致看出其位置。”
李半夏凑近地图,仔细端详着:“这流鬼国,竟如此偏远?”
“是啊,能来到长安,实属不易。”我感慨道。
我们继续谈论着流鬼国,从它的风土人情到山川地理,再到与大唐的交往历史。虽然很多信息都来源于古籍和传说,但我们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真想知道,那极北之地,究竟是何等模样。”李半夏再次感叹道。
我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若真想知道,何不亲自去走一趟?”
李半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露出了向往的神色:“说得容易,那极北之地,岂是想去就能去的?”
我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事在人为,若真有心,总会找到办法的。”
李半夏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顿时熠熠生辉。看来,这个年代出国也让人心动。我突然想到,要不要向太宗提议,现在发明一下护照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