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收商税!”
还不待崇祯开口,朱慈烺就接着补充道:“孩儿知道,收商税一事,有祖训在,困难重重。”
“然,孩儿认为,商税纵使有祖训在,有层层阻碍,也不得不收!”
“百姓们耕作田地,收成本就低,而后再经过层层税收之后,所得之粮,不过寥寥。”
“然,豪商大贾家中余财甚多,却不征收丝毫税款。”
“长久下去,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且,会在百姓心中埋下一些隐患,试想,我辛勤劳作一年,除去各种税务后,所得不过堪堪饱富。”
“而富商呢,一年盈利,是合共万民百姓之多,却一厘一毫的税款都无需缴纳。”
“长此以往下去,百姓怎会如愿!”
朱慈烺给出了收商税的理由,“而且,收商税,是短时间内充盈国库的最好法子。”
“父皇认为呢?”
说完后,朱慈烺便看向神色变换不定的崇祯。
当然....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短时间内,最好的充盈国库的方法,其实是杀官。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明末的官员,你杀一百个,可能有冤枉的,但是你杀九十九个,就肯定有漏网之鱼!
此时,贪官污吏横行。
远了先不说,就拿自己的便宜外公,周奎,周国丈来说!
历史上,便宜老爹崇祯找他借钱,老妈周皇后,偷偷给了他五千两银子,他还克扣下了两千两,抠抠索索的捐了三千两。
后来,快递小哥攻入京师,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硬生生的剐出了二十多万两现银,奇珍异宝无数。
知其一点而窥全貌,由此可见现如今,京师的官员究竟有多富了。
“朕也想过...要收商税,然...困难重重啊!”
崇祯幽幽一叹,脸上满是灰败之意。
当皇帝,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这里面,制衡太多了。
“皇儿可知,这京师中,有多少官员是与豪商大贾有联系的?”
“远了且先不提,山西...又有多少官员,是与山西大豪商有所联系的?”
“江南之地...”
“实不相瞒,为父想要收这商税,困难重重!”
说着,崇祯再度叹了口气。
儿子说的这些,他不是没想过。
但是难度太高了!
而且,有祖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