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儿,为君者,不似民间百姓所想的一般,随行所欲,想杀谁就杀谁。”
“这其中,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很多!”
崇祯缩在椅背上,神色有些疲惫、有些落寞,这一刻的他,不再是那个帝王,只是一个觉得很累很累的人,他的话还在继续:
“就拿此番兵仗局之事来说,涉事的为父都不用命人去查,就知道肯定不止一位,但是杀两个人,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再多的话,便如你所言,官员们集体反扑,那就是惊天动荡。”
“此时,非太祖之时,天下初定!”
“皇儿,可明白?”
崇祯幽幽叹道:“而今,山西陕西,连年干旱,中原腹地,有流寇肆虐,边关之地,建奴又时不时的侵扰。”
“若是官员再集体闹事,那...便是末日!”
“父皇,我明白。”
朱慈烺柔声说道。
面前的这个人,他能事事顾及自己的感受,今天事后,还特地跟自己解释一番。
这些,他身为一个皇帝,本来没必要做的。
可他还是做了。
这让朱慈烺心里很是感动。
“明白就好啊...明白就好,父皇无能,不似太祖、成祖一般有惊天大才,无法给你一个太平盛世,让皇儿...心有憋屈之意了!”
“这是父皇的错。”
崇祯笑呵呵的摸了摸朱慈烺的头,把他当做是小孩儿一般来安慰道。
“父皇,我明白的,现如今...我们手里没有优良兵种,就连京营三大营中,都多的是吃空饷的人。”
“更别提各地卫所了,肯定更加糜烂不堪。”
“孩儿懂的隐忍之道,为今之计,唯有尽快练成新军,扫荡流寇,平定边关,最后才是清算这些官员!”
朱慈烺蹲坐在崇祯身前,笑着说道。
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目前已有乱世之象,若是杀的狠了,把官员再集体逼反,那他们家,就真的是完了!
“合该如此。”
“关于兵仗局和锦衣卫,皇儿有什么建议?”
崇祯强撑着坐了起来,看向朱慈烺,开口问道。
“兵仗局自上而下,都杀了,全部换一批新人。”
“关于人选,孩儿也有几个提议。”
“孩儿昨日去过神机营,发现他们目前使用的鲁密铳,还是太过落后了。”
“孩儿记得,崇祯年时,原兵部右侍郎毕懋康曾上疏一本名为《军器图说》的自撰书籍。”
“里面一些火铳较之鲁密铳很先进,孩儿提议...将他调来京师,督管兵仗局。”
“其二,便是汤若望此人,孩儿听闻此人对火器一类颇有研究,可以让他来试试。”
朱慈烺一口气推荐了两个人,他终于想起来燧发枪是谁提议的。
毕懋康,这可是个人才啊!
还有汤若望。
“嗯,便依皇儿所言!”
崇祯点了点头,笑道:“你宫中卫队之中的能人,能够在一天之内,搜集如陈忠和、骆养性之流的贪墨证据,为父相信你举荐的人才!”
“父皇,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