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姝瞥了她一眼,打趣道:“这个促狭鬼!”
几个女人叽叽喳喳地商议了一番,各自要了各自能做的,任务就分派的差不离了。过后芈月单独留了下来,芈姝问:“妹妹可是有事?”
芈月说:“姐姐,姐姐的书编的如何了?”
芈姝说:“差不多了。你不说我倒还忘了,玳瑁,去向大王禀报,说整理的文字对照已经出来了。只是需要校对。我想把校对的事交给四方馆,还请大王准允。”
芈月点头说:“姐姐这法子好,让士子们参与进来,一来能校对,二来也能吸引些感兴趣的士子们编纂其他各国的文字。他们若花了功夫编纂,自然不会藏着掖着,总要帮着传扬推广,顺便为自己搏两份美名!”
芈姝笑着说:“妹妹懂我!我毕竟不方便出宫,到时候还得妹妹你,往那里跑一跑了。”
芈月离开后,玳瑁也从承明殿回来了,一进门就说:“王后,大王听说了王后的打算,高兴极了。大王一会儿就要来椒房殿用膳。”
芈姝点头:“嗯,到时候把景氏孟昭氏都叫着,还有月儿。”
玳瑁奇怪地问:“这芈月,也不知怎么了,这几日对王后总觉得格外的亲近,有事没事就爱往这儿跑。明明前些日子才闹的僵了,一转身就没事人似得。当真是心机深沉!”
“什么心机深沉啊?姑姑总要乱说话。我看你们倒像是‘相爱相杀’!”
玳瑁激灵一下子,从头到脚哆嗦了几下,急慌慌地说:“王后可别拿奴婢打趣!谁和她……还,还‘相爱’!王后明知道奴婢和芈月是死对头。要让奴婢和她那个啥,奴婢还不如死了!”
芈姝笑的花枝乱颤:“你啊,你啊!我上次不是和她说了,让她探查先王后与魏氏之事么。估计她是上了心了。”
玳瑁仍旧不解,芈姝想要说给她听时,玳瑁却说不要,非得自己想一想再说。芈姝失笑,由着她折腾去。
到了时辰,秦王大步往椒房殿来。他这些日子心情烦闷,芈姝编好的书,算是近日里少有的喜事。谁爱没事跟自己过不去呢?秦王也不想每天烦闷,于是就来芈姝这里,打算二人好好亲近温存一番。可惜注定他要继续不顺下去了,秦王到时,看着景氏孟昭氏芈月三个人六只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额头的血管就是一跳。他勉强调整了心态,呵呵一笑说:“今日怎的来的齐全?”
芈姝笑的瘫坐在一边,打趣道:“大王怎么被我们几个姐妹们吓着了?今日臣妾算是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自然要把亲近的人都叫过来,大家一起乐一乐。”
秦王入席,盘踞而坐。“哈哈哈,王后可帮了寡人一个大忙!今日王后可要与寡人对饮几杯助兴才行。”
“这是自然。”芈姝笑着说。“如今大王重视英才,可是整日在四方馆雄辩未免单调,虽能弘扬学派,却难免埋没了个人的才能。须知人各有所长,有能言善辩的,就有口舌拙的。借着编纂文字对照,正好笼络起这些胸怀锦绣却无法抒发的才子们。不然长此以往,那些个人才难免会觉得在秦国郁郁不得志。若是因此而流失人才,对秦国对大王爱惜人才的名声也是不好。”
秦王双手扶膝,不假思索就发现其中关窍,于是点头说:“王后思虑周全。寡人也曾觉得四方馆有不足之处,但是一直以来政务繁忙,对如何改进一直没有切实的想法。王后倒是一语中的!”
芈姝推了他一把,娇嗔着说:“大王总爱夸奖臣妾。其实臣妾的法子,无非是借了‘堵不如疏’的道理。世间事都是如此,要么疏,要么堵。四方馆就给了一部分学子一个抒发的渠道,如今各国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那另一部分的人,又要如何抒发情志呢?臣妾想,反正堵是堵不住的,既然说不出来,就让他们写出来。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偏大王一夸,就成了什么了不得的似的。”
秦王愈发开怀,拍了拍她的手背说:“寡人可没夸错!王后贤德聪慧,旁人不能及。看来寡人也要常常与王后商议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了,上大餐啦!明天也有哟!亲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