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要逃荒吗(2 / 2)

晏灵熹指着那张图:“这是我根据《山川水脉集》粗略所作的一张水脉图,您看,圈起来的地方都是书中记载可能有水脉的地方,不过这本书有年头了,大部分水脉可能都改道或者枯竭了,我们可以结合书中二十八页所记载的勘察方法进一步校准。

画方块儿的地方,是根据水脉图推导出来的,可能有深层地下水的地方,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打井足够深,就有可能在这些地方打出水来。”

晏灵熹侃侃而谈,陈树林起初有点愣怔,最后也随着小丫头的手指移动开始认真审视这份图纸。

“这都是你画的?”

听晏灵熹细细讲完,他也又打量了一遍眼前的人。

晏灵熹没应,她神情严肃:“陈叔,上头不作为,我们必须得自己刨出一条活路!”

她伸出个指头往天上指。

既指老天,也指天家。

这段时间她透过身边人聊天的只言片语,已经明白眼前世界即便没有天灾也好不到哪儿去。皇帝老儿没能耐,底下贪官污吏层层盘剥,穷苦百姓就像没爹娘的孩子一样,没人管没人顾。

除了剥削百姓,其余的时候官府衙门几乎形同虚设。

偏偏他们这些泥腿子老实,官爷们说怎样,他们就怎样,偶尔也有揭竿起义的主儿,零星一两个,可都没能成事。绝大多数的穷苦百姓,永远都是那乖顺的羊儿。

晏灵熹必须得给他们敲个钟了。

“孩子,这话可不敢乱说!”

陈树林阻止晏灵熹,自己却也忧心忡忡,这孩子说得对。

“走,屋里说。”

陈树林领着晏灵熹进屋,他媳妇儿方氏看见晏灵熹拿了吃的,还给她冲了一碗甜茶。

“《山川水脉集》是纪录水脉的,那这本呢?”村长问着,打开了《灾患录》随手翻阅两页。

这本书本是给学子和官员们看的,侧重纪录大灾如何防治,以及历朝历代的大灾后,百姓们通常如何反应,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之类。

按理说是不会出现在他们这群庄户人家手里的。陈树林识文断字,却也从没看过这样的书。

“贺历四十八年,函蒙府连年大旱,灾民由青山县南下,翻越青山山脉,抵达京城请愿。”

“贺历五十二年,晁州府突遇大雪灾,灾民沿途乞讨三年,途径函蒙府、历府、广安府,由水路抵达陵水府落户安家。”

“朝历八年,函幽府大旱又逢蝗灾,流民暴动,灾民死伤六百七十二名,其余灾民由青山县南下,翻越青山山脉,抵达京城。”

这些都是晏灵熹在书上画了横线的地方,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只不过其纪录事件中,灾民大多都围绕着两条路线行进。

一条是由水路至最富裕的陵水府,另外一条是旱路,翻山到达京城。

陈树林也不问晏灵熹了,只默默地把这些画了横线的事例读完,半晌,抬起头:“孩子,你是说咱们要逃荒啊?不要老祖宗留下来的土地了?”

他光是说着,声音已经发颤。

“如果无法找到水源,我想我们只有这一个办法。”

陈树林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此刻心中的情绪却都写在了脸上,这些他能没想过吗?可也只是想想,总是想着还能再撑一撑,还能再撑一撑。当这个想法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心无法平静,所有的悲愤和不舍都汹涌而出。

“这么多年,咱们莲心庄也是多灾多难下来的,可咱们村人都勤快、团结,咱们到底在这儿挣下了一片家业啊!那是祖祖辈辈的汗,祖祖辈辈的血!”

最新小说: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大明:嘉靖修仙啦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年轻气盛八皇子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武成年后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极品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