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蚩尤引 > 第二章 九夷之怒

第二章 九夷之怒(1 / 1)

?原来旷积与玄女氏为轩辕积和善的轮回转世,这还要从轩辕积在巫山水潭中央突然消失留下那行“几番轮回,伊洛之畔”说起。在轩辕积被困巫山的时候,有一次,他在熟睡中轩辕剑托梦给他,并告诉他:“蚩尤已经被你父亲擒杀,而且你弟弟的魂魄将会轮回转世于以后各朝代的暴君身上,善不久之后就会来找你,她可能会给你说这件事也可能不会说这件事情,这次我想告诉你的是当年你父亲轩辕黄帝锻造我的原料来自伊洛两河,那里有它的元神。而今典方将他的血祭与我,我便不会回到从前听命与你父王,以后会听典方这个家族,在我未完成血祭之前,我将此事告知与你,希望你轮回转世,阻止你的弟弟的灵魂转投暴君身上而残害忠良,暴虐百姓,并且你转世与伊洛之畔,帮我寻回我的元气,恢复我真身,我目前还能帮你转世。”所以轩辕积轮回降生在旷积的身上。

另一方面善返回湘西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蚩尤残部听闻后,悉数聚拢湘西,希望善能带领他们继续图谋中原,而此时善已经无心过问这种恩恩怨怨了。她知道谭手中的那把轩辕剑有一种魔力能够让人轮回转世,其实她明白巫山水潭轩辕积留下的那段话是什么意思。于是她请求谭用轩辕剑帮助她转世轮回,但是她不知道转投到那一世。而她知道轩辕剑是有灵性的,它会安排自己和轩辕积在同一世,同一个地方邂逅的。谭无法拒绝善的苦苦哀求,毕竟善是从小当自己妹妹一样照顾的人,他发过誓要照顾好蚩尤的女儿,而报答当年蚩尤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于是谭命令轩辕剑将善轮回转世和轩辕积相聚。

中原那边,太康柳氏进言黄帝:“臣闻蚩尤残部纠集典方的儿子麾下,意欲再谋取中原。”黄帝颜笑:“不足为虑,我已经命令常伯率领精兵两万和虎豹数千陈兵江汉,以防备叛军来犯,而岭南诸王也奉命从南策应我们的战事。”太康柳氏向前一步对黄帝说:“臣听说当年王将随身携带的轩辕剑赠予蚩尤而今这把宝剑落入谭的手中,听命于他,这把剑原为伊水龙魂和洛水女神的元神锻造,它威力无比,上通天神,下达幽冥。”黄帝沉思片刻对太康柳氏说“我知道轩辕剑的威力,悔不该当初赠予蚩尤,良成大错,卿有何良策?”太康柳氏回答黄帝:“可以劝降,封其东南为王,臣闻谭为人耿直大方,在百姓间多行善举。他也不想百姓生灵涂炭。他之所以兴兵,也不过是因为他父亲死的时候对他的遗嘱,和他对蚩尤的报恩。谭也是贤达之人,我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其罢兵,使他造福东南。”于是太康柳氏携带黄帝刻在皮革上手谕和大量奇珍异兽一路南下。

谭在云梦泽接见太康柳氏一行人,太康柳氏刚入大帐还未坐稳。谭首先发话,对着太康柳氏发问:“黄帝不仁,残杀蚩尤,胁迫神农,霸据中原,我手携轩辕剑必定荡平中原,澄清寰宇。太康柳氏向前诘问到:“将军所说有何依据,黄帝仁德,天下共和,在其统治之下,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将军也是爱民之主,何必兴兵让天下百姓苦于战火,为何不化干戈为玉帛,以将军的仁义才德能够为一方百姓做出贡献,何乐而不为。而对于战争胜负将军有必胜的把握吗?天下诸侯皆为黄帝号令,如果将军一意孤行兴兵中原,冒天下之大不韪,至于结果鄙臣不便明说。孰轻孰重还望将军斟酌。谭仔细揣测了太康柳氏的一席话,心想虽然自己手持轩辕剑,有很大优势,不过轩辕剑毕竟为黄帝旧物,黄帝必有应付之策,今日黄帝派使者前来,也很有诚意,话语间也摆明出很多道理。于是谭对太康柳氏说:“蚩尤毕竟为南方之主,统一了南方各部落,我希望历史能够记住他的功绩,对于他的过,我希望交给后人去评论。我要在南方给其立一个衣冠冢。太康柳氏说道:“可以,蚩尤当年也对黄帝有接待之恩,只是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此番南下,黄帝希望将军能够治理东南沿海未开化的地区,将中原农耕技术推广到那里,使那里的百姓也能够有粟米可食用,而不至于茹毛饮血。将军深明大义,希望不要推托。”

谭沉思一会儿对太康柳氏说:“我还有一件事情作为我罢兵的条件,我希望天下是属于百姓的,黄帝百年之后,禅位给有才德兼备之人,不可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先生可将我的话给黄帝带到,至于让我治理东南沿海之事,我定当尽自己绵薄之力造福苍生。我不奢求什么王侯,只希望带领自己的族兵去东南沿海,带去人员和技术。

太康柳氏感谢谭深明大义,造福天下百姓。对于禅位,黄帝曾经都和他说过,黄帝也有此意!于是太康柳氏带领一行人作揖告别了谭,北归复命。

《史记》世家的首篇为《吴太伯世家》,司马迁之所以把吴国置于诸侯国之首,原因有两个:一是吴国立国甚早,在先周太王时代就已经建国。二是吴国有礼让之风,从开国君主太伯到后来的季礼都是如此。孔子说过:“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后世不知吴地的开化,莫不是从谭的躬行亲为,怎会有以后的吴国。

旷积与玄女氏在伊水的相遇,使彼此互生爱慕,上天冥冥之中安排这段姻缘绝非偶然性。那个时候夏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伊尹那个时候出生,在旷积和玄女氏的教育下,长大之后终为一代帝师,帮助汤灭掉了夏桀。

殷商的气数在帝辛毁掉祭天神用的甲骨文那一刻,成为导火索。也是它走向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商末连年对四方的征战,尤其对犬戎的征伐,使九夷诸侯,人人自危,都害怕那一天殷商军团灭掉自己。

在远古时期,东方大地上有三大集团力量分别为:华夏,苗裔,东夷。华夏一族为炎黄领导居于中原,苗裔一族后归蚩尤管辖。而太昊是东夷集团中一个很著名的氏族首领,这个地方的人们刀耕火种,上天派句芒神辅佐太昊。《淮南子天文训》里记载:“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其实东夷集团的成分很复杂,素有“九夷”之说,九是形容其多的,而见于文字记载有淮夷,偶夷,莱夷,徐夷,岛夷,他们的首领分别为淮夷太昊,偶夷帝喾,莱夷伯益,徐夷少昊,岛夷皋陶。而徐夷的少昊名鸷,嬴姓氏,为秦始祖,后蚩尤战败加入黄帝队伍。偶夷帝喾为天子,他的次妃为殷商始祖。

纣王帝辛成为黄帝第二个儿子的转世,他遗传了蚩尤的另一种性格——霸蛮,所谓霸蛮就是血性,意气用事,冲动斗狠。纣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让师涓做淫音,北里之舞,靡靡之乐,而又建造沙丘,取野兽飞鸟在里面,他的武功用于讨伐四方诸侯,他迷恋女色,在伊水之畔,看见美丽的洛水女神的海市蜃楼,垂涎女神的容颜,于是命令大将黄飞虎寻找民间与女神相似的女子。黄飞虎向来与冀州苏护交好,他知道苏护膝下有一个女儿叫妲己,此女子天资聪慧,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于是他告知纣王。纣王说:“你立刻休书一封给苏护,让他准备,寡人即刻派人去迎娶”。黄飞虎说到:“苏护一向疼爱这个女儿,他应该不会就范。”纣王色变对黄飞虎说;“你领兵八万,兵发冀州。”黄飞虎言诺,这个忠门之后与苏护的多年情意也恩断义绝了。

九夷诸侯听说之后也颇为震惊。他们知道冀州苏氏一族收蚩尤的骸骨埋葬,而九夷先祖素与蚩尤交好,他们知道苏氏一门为忠义之人。而本身纣王对四方诸侯的征战让他们都无法忍受了,而今为一个女子,出师无名兵发冀州,于是这场商末最大也持续最广的战争拉开了帷幕。

冀州军与商朝军队交锋几次,皆败北。毕竟冀州长久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并无战事,士兵也疏于锻炼,而商朝军队连年征战,士兵富有经验,兵器,马匹,粮草都调度的很合理。苏护手下一谋士对苏护说:“侯爷,如果我们继续作战,恐怕冀州城早晚会被攻破,那个时候商军会血洗冀州的,你不妨忍痛割爱,献上小姐吧!纣王虽然昏庸无道,但不只至于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您把你的女儿送入宫中为妃,也可以时刻提醒纣王励精图治。您怜惜子民,我想您会考虑的。”苏护面色凝重回答到:“听说,九夷诸侯都已经起兵,而西伯侯也命令他的儿子姬发领兵前来增援。”谋士对苏护说:“侯爷,我们目前的兵力,冀州城不出两天可破,而现在城中的百姓和守城的士兵惶恐不安,谈何应战,况且城中水源已经被切断,所存淡水不多了,还望侯爷慎重。”这个时候一名士兵送来西岐来信,苏护赶紧将书信拿到手中,是姬发侄儿的来信,他打开丝绢,读完之后,心情更加不安。原来在信里面姬发说周军行军遇到黄河改道,河水泛滥,延迟了渡河的时间,不能如约赶到冀州支援。而此刻探马又报,九夷诸侯联军起兵的消息传到纣王那里后,纣王已经命令九候领兵阻截他们了。此时苏护焦躁不安不知所措,而他的女儿妲己来到他的军帐,跪在他的面前,对他说:“父王,我知道你从小就疼爱我,现在不忍心我落入暴君手上,而如今冀州城危在旦夕,也可能会因为我遭受灭顶之灾,女儿不想因为我让百姓受到牵连,希望父王送我去朝歌,恳请父王成全。”苏护掩面而泣,无可奈何,只能这样了!

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一件事情,九夷联军中的徐夷被商军打败而一路向西迁徙,遇到西岐军队,并且姬发给他们很多物资,让他们迁移到陇西一带休养生息。

局部战争还在继续,而妲己被送进宫中,妲己的到来并没有改变纣王的荒淫无道,而且变本加厉了。这本身就是轩辕儿子的咒,加之纣王从小养成那种性格,无法改变,其实商朝的灭亡险些在第二代君主太甲的身上了,幸亏防风氏的庇佑。防风氏本为蚩尤的夫人一族,而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一族人迁徙到殷商,称汪芒氏。一瑞兽名曰甪,汪之成甪护商安康,庇我百姓,不可征伐。

纣王到晚期的行径更加惨绝人寰了,他发明各种酷刑,比如炮烙,蛇盆等,他又杀了九候,剖开叔父比干的心。于是诸侯对殷商的的战争达到空前惨烈!

周的远祖为后稷,在尧帝时候担任农师,以后世世代代承袭这个职务管理农业,到了古公旦父因为周族遭受西北方戎族和狄族的侵扰,率领族人从关中岐山北边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上居住,并在那里建筑城邑,房屋,开垦荒地,设置官吏;古公旦父的儿子季历在位时,周的势力强大起来了,统治着黄河流域,并且逐渐东扩,成为威胁殷商的强大力量。季历死后,他的儿子姬昌即位为西伯侯,史称周文王。周文王特别重视有本领的人,他选贤任能,请他们治理国家,许多有本领的人纷纷投奔他,因此他手下聚集许多博学之士和骁勇的战将,纣王看的这一切,很害怕,于是找了一个理由把西伯侯招到朝歌,囚禁在羑里,西伯侯被囚禁期间,并没有意志消沉,他潜心研究伏羲氏的占卜之学,写成了《易经》,并且占卜了殷商的国运以及周朝的国运,但可谓天机不可泄露,上天安排的历史规律是无法更改,西伯侯知道这些只能自己知道罢了!在他被困期间,他的儿子和大臣想方设法终于将他从羑里解救出来了!

那天,天气挺不错的,惠风和畅。西伯侯对自己的侍臣说自己要去打猎,在他们行驶到渭水支流插溪边上时,西伯侯看到不远处有一位垂钓的老者,这位老者仙风道骨,仪态端庄,于是西伯侯静静地走了过去和这位老者交谈起来,原来这位老者姓姜名尚字子牙,是远古时期炎帝的后代,他在渭水垂钓,是在等贤明的君主,姜尚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政治,军事,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西伯侯幽深的看着他,透过渭水边那稀薄的雾气询问道:“先生,对于当今局势,您有何看法?”姜尚答道:“殷商君主昏庸,臣子中真正为国的没有几个,而且他荒淫无道,不管国人死活,只顾自身享乐,用那些残酷的刑具残害忠良,他的统治不会长久,但是如果有一位英明的君主振臂一呼,九夷诸侯一定云集响应,推翻商纣,由一个英明的君主建立新的王朝。”西伯侯从姜尚的话语中感觉,他确实是一个志存高远,学问广博的人,就恳切的对姜尚说:“我们盼望先生你很久了,如今天下纣王无道,民不聊生,请您来帮助我们吧!”姜尚深沉地说:“我本年逾古稀,本是行将就木之人,承蒙侯爷抬爱,我定当用残生帮助您安定天下!”说完,西伯侯邀请姜尚一同上车,把他接回都城。

姜尚乃是轩辕积的转世,西伯侯很快的重用了姜尚,先立为国师,又封国相,辅佐西伯侯先后打败了犬戎,密须等部落,征服周边的小国,并吞并了与商结盟的汪芒氏,而又新建一个丰城,把都城从岐山迁到丰城,到了西伯侯晚年,周的势力很强大了,西边收复了周族的老家,东北拓展到黎城一带,东边到达泌阳,逼近殷商都城朝歌,南边的势力到达了江汉一带,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都掌握在西伯侯手中。

在殷商始建之日,伊尹为开国国相。他的父亲旷积告诉他,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有一把剑叫轩辕剑给他托梦,让他寻找散落在伊,洛两河的元神。所以伊尹便开始命令人疏通两河,命令巫师占卜寻找。不过汤即位之后,积劳成疾不久便死去,太子太甲即位后,肆意妄为,学习夏桀的样子暴虐百姓,伊尹不能容忍太甲破坏汤留下来的法纪,他几番劝说,太甲屡教不改,于是将太甲放逐商汤坟墓地桐宫,在这个时期,伊尹摄政殷商,也疏于寻找轩辕剑的元神,直到太甲手持轩辕剑归位后,封一名男子建立褒国,又一场传奇的故事也开始时上演,而这名男子为夏朝褒姓后裔。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