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叶行洲大言不惭的说话,在前面的晏殊怡停住了。
见过吹牛的,没见过这么能吹的!
你这才新生报道第一天啊!
过两天,是不是量子力学都要让你给推翻了?
“核聚变在飞行器上安装,最大的难度是什么?”晏殊怡决定用最专业的知识好好教育一下这个新来的学弟,教他好好做人!
“核聚变在飞行器上安装,最大的难度有三点。
一就是如何让核反应堆变得可控。
第二就是微缩核反应堆,让其适应飞行器的大小。
三就是飞行器的材料问题。
如果这三点解决,核聚变应用在飞行器上的理论就会变成现实!”叶行洲郎朗地回答晏殊怡的质问。
核聚变为什么一直无法在飞行器上的安装?
就是这三大相关的问题困扰了现在整个科学界。
这三个问题,随便拿出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世界性的命题。
解决任何一个,就相当于让一个国家,在这个领域迈出至少三四十年的进步!
试想想,龙国的新型战机,可以瞬间突破几十倍的音障,几分钟就可以打到蓝星的另一边,而且,还可以不用加油,一直续航,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试想想,龙国的载人飞行器,可以十几分钟到达外太空,而且一直巡航于外太空轨道几十年,无需更换电池。这又是什么概念?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超级大国都在争分夺秒地研发这个课题。
原本,晏殊怡也是因为身为元木兰的关门弟子,才能接触到这个高端的命题,而且接触的,还只是这个命题中其中的一小小部分。
现在,竟然被一个刚刚脱离高中生活,刚刚入学的毛头小子指了出来,晏殊怡的脸上尽显震惊的表情!
这家伙有点东西啊!
“那我问你,核聚变的可控性,如何解决?”晏殊怡接着说道。
大面上的理论很多人都可以提出来,但是,再细一点,真正核心的理论依据,这才是整个命题是否可以成为现实的关键!
你一个高中生,连基础物理都没有学,怎么又可能会进一步掌握这真正的核心理论依据,更何况是核物理的?
“核聚变的可控性,在于·······”
背着双肩包有些累,叶行洲干脆解下来,从核聚变的每个原子分裂开始,一点一点地阐述起来。
初始,
晏殊怡有些震惊!
但是,两分钟之后,
晏殊怡整个人蒙了!
因为这两分钟之后,叶行洲讲的东西,她完全没接触过,或者说没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那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