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时二人突出重围,摆脱战斗。两万人马剩下不到三千,大多是索玛夫人的梅州兵。
“宣慰使大人治军有方。你这些梅州子弟个个忠勇,全是你的功劳。”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这些兵,女的是我的姊妹——这个大人知道。男的全都是父子兄弟。打起仗来自然会相互照应。说来惭愧啊!出来时带着千子弟,现在剩下不到三千。索玛对不起家乡父老!”
“国破尚如此,何惜男儿头?有多少须眉男子苟且偷生,哪一个像夫人?”
日色渐高。栾士英身上的盔甲发出一圈金光。
“大人也该卸下盔甲歇一歇了。咱们找个地方吃饭喂马。再打听打听该往何处去。也不知道接下来敌人会对京城做些什么?京城能否守得住?”
“想要攻破这样一座城市谈何容易。就让敌人先围着吧。三年五载也不会有事。只要我们活着就能收复山河。”
“甘王殿下的大营在邙山,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
“敌人已经到了这里,想必殿下也在回撤。我们会遇到的。”
两天后,二人果然与甘王夏裕的人马相遇。双方合兵一处。甘王想要回师京都,栾士英建议渡过殷河向南。
“京都已被围的水泄不通。去了会陷入重围。只有渡河一条路可走。渡过了大殷河,在南方各州收拢兵马,再做打算。”
“本王放心不下父皇,不去京城心里不安。”
“不如这样——过河以后让人保护殿下回京。臣等在南方各州招兵买马。说实话,京城也需要殿下。禁军将领不擅作战,确实需要殿下去统领。”
“本王想率领人马去解京都之围。”
“这点人马,解不了京都之围。”索玛夫人忍不住插话。
“这位是——?”
“这是梅州知州,傩达宣慰使索玛夫人。”
“噢,久闻大名。”
栾士英向甘王夏裕详细介绍了索玛夫人的战绩。
“没想到我朝竟有如此战将?而且还是位巾帼英雄。小王钦佩之至。”
“殿下过奖了。”
一行人马按照栾士英的建议渡过大殷河,到了南岸。
“栾卿可有什么退敌之策?”
“臣在等一个人。等这个人来了,必有退敌之策。殿下先回京吧。臣会尽快赶来与殿下会师。”
甘王夏裕带了一部分人马沿着殷河南岸向京城开去。
殷都已被敌军三面包围。只有南面靠着大殷河。渡口有重兵防守。甘王顺利进入京城。
回到朝廷才知局势的严重。
满朝文武惶惶不安,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迁都。还有的主张投降。
“皇儿回来的正是时候。快帮朕拿个主意。”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只有死守。等待时机进行反攻。”
“北朝有百万大军,如何反攻?”
“父皇不要过于忧虑。儿臣来时已安排栾士英去南方征兵。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援兵到来。”
“哦,皇儿是说栾爱卿吗?听说他突出重围不知所踪。朝野上下对他一片怨声。不过,亏了他拼死厮杀,才保住太子和大军。那晚在城头上的人都看见了,城中百姓传得神神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