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刘彦想差了,此时的佛教还未兴盛,而且也白马寺也不是专门予百姓祭拜之所。
此时的白马寺其实是汉朝官办机构,是专门容纳佛学之子学习,翻译经书之所。
说白了就是类型于太学这样的佛教学堂,研究学问用的。
白马寺主持见时常有百姓上山祭拜,这才开放了前殿。
半个多时辰后。
白马寺大殿出现在刘彦面前,眼前便是一座座佛殿,里面供奉诸多佛祖菩萨。
刘彦站在大殿之上,并未进殿。
他的目光被一个身影吸引住。
这是一个莫约比他大些的少年,身形消瘦,粗布素衣,有些边角还打着补丁。
看得出来,家中并不富裕。
但他神情怡然,微微昂首仰望高塔。
一股孤傲寂寥的气质勃然而发。
如此情形,很难不引起刘彦的注意。
“兄台,为何不入殿拜佛?”刘彦来到少年身边,并肩而立。
少年偏头看了刘彦一眼,好似没想到有人会主动攀谈。
“为何要拜佛?”少年神色平淡。
“佛曰:普渡众生,可除一切苦,你不想吗?”其实刘彦也并不信佛,但他那个时代,佛学大盛,耳濡目染,自然也知道点皮毛。
“普渡众生?那为何不渡百万黄巾?”少年言语有些嘲笑。
“可除一切苦?百姓为何穷苦一生?”
百万黄巾贼,他们真的是贼吗?
如果不是苦难的活不下去了,为何会有百万众一夜化贼?
少年心中戚戚。
刘彦好似感受到少年悲天悯人之心,一时无言以对。
他何尝愿见华夏同胞受尽苦难?
不然他何苦如此,当个闲散王侯,逍遥一生,岂不快哉?
许久,刘彦幽幽一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少年猛然间一顿,陷入迷茫,口中反复的重复着这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不,为何兴亡,苦的都是百姓,百姓有何错???”
少年猛然抬头,双目精光一闪,目光略过高塔,放眼苍穹。
“我辈读书为何?”
刘彦没有说话,他知道少年不是在问他。
他是问自己,问本心。
“功名利禄乎?”
“富贵荣华乎?”
“功名富贵如过眼云烟,荣华富贵不过一培黄土。”
“我辈读书,不是为己,而是为了自己所珍重的一切。”
“生我之父母,佑我之邻里,护我之家国,共我之血脉同胞!”
少年声音越说越大,眼神愈来愈坚定。
这一刻,他明见本心。
“多谢兄台点拨,戏......”话语未落,突然被几道嘲笑之声打断。
“哈哈哈,大家来看,似这等无名卑贱之辈也来拜佛?”
“哈哈,话不可如此说,他这等卑贱,不拜佛求救又能怎么办?”
“就怕是,佛也不渡这卑贱之徒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