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灭亡在即,你是国母,理应殉国。”朱由检伤心地对周皇后说。
“妾跟从你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周皇后说完,解带自缢而亡。
“你也随皇后去吧!”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
“陛下,贫妃走了。”袁贵妃咬牙点头,哭着拜别,也解带自缢。
朱由检流着泪又对岁的长平公主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
说着,左袖遮脸,右手拔剑,猛然剌向长平公文,长平公文随即倒在血泊之中。
接着,朱由检又挥起利剑,刺向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以及数位妃嫔。
每一剑都是痛、每一剑都是恨呐,皇宫内鲜血四溅,惨不忍睹。
懿安张皇后泪流满面,隔帘对着朱由检拜了几拜,也自缢身亡……
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率起义军杀入北京城。
朱由检手执三眼枪,数十名太监的护驾,骑马出东华门,却被乱箭所阻,无法外逃。
他又跑到齐化门,准备到成国公朱纯臣家避一避,可是,敲了好一阵门,成国公闭门不纳。
朱由检只好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但大门深锁,太监用利斧劈门,可是无法劈开。
拂晓,城外大火四起、火光映天、杀声阵阵,朱由检只好返回皇宫。
到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无一人前来大殿,文武百宫均抛弃了大明。
朱由检万念俱恢,踉跄地走上万寿山,此时只有贴身太监王承恩一人跟随了。
清晨的万寿山飘着冷雨,他来到山腰的寿皇亭,咬破手指,含恨而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写毕,取下皇冠,披发遮面,自缢于寿皇亭旁的树上。
贴身太监王承恩也跟随朱由检在对面的一棵树上吊死。
这是沉痛的家仇国恨呀。
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呀。
这是朱氏皇室的悲痛呀。
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
不管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
穿越来而的朱慈爝,与含恨而死的朱由检,就这样阴差阳错扯在一起了。
朱由检把拯救大明的希望寄托于朱慈爝,不是没有一点依据,应该是进行了一番深思。
大明的北方根基已经烂透,朱由检看不到一点起死回声的希望。
只有南方还在大明朝廷的掌控之中,尤其桂王朱由榔管辖的广西,背靠云贵川,军事战略地位非常优越。
大明要卷土重来、力挽狂澜,还真离不开这块领地,或者说这块领地孕育着新的生机。
朱由检深知堂弟朱由榔性格软弱、缺乏主见,难以担起反清复明的重担,只能寄希望于他的长子。
“慈爝侄子,朕将命延续于你,护驾父王、拯救大明、报仇雪恨,望靠你了,朕死不冥目呀……”
伯父朱由检跨越时空的嘱托与呐喊。
穿越而来的朱慈爝感觉到了生命的凝重。
感觉到伯父的家仇国恨已流进了他的血液。
可是,刚出生的朱慈爝,何时才能担起大明逆天改命的使命呢?
…………………………………………………………………
PS:新书启航,期盼各位支持!求鲜花!求收藏!您的数据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