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瞿式耜大人精心准备、推波助澜,冬月十,朱由榔顺利登基,宣布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历,再过十二天,就是永历元年。
按照局势,十多天前,朱聿鐭已在广州称帝,按理说,他会严防死守,清兵一时半会越不过广东,这给身在广西的朱由榔赢得一些时间。
腊月廿六,离传统佳节只有四天,市井百姓都在忙着准备年货,准备过一年一度的春节。
一大早,王皇后带着朱慈爝来到书房给皇上永历帝请安。虽然朱由榔刚即帝位,但皇家的礼仪必须跟上。
“臣妾给皇上请安!”
“儿臣给父皇请安!”
“王皇后、爝儿,请平身。”
“谢,皇上。”
“皇上,臣妾有一事禀报。”王皇后平身后说。
“快说吧,朕忙着批阅奏章。”
“离春节只有四天了,要不要回梧州?若回,臣妾去准备一下。”
“父皇,我想回梧州,陪爷爷、姥姥过节。”
朱慈爝跟着母后也奏上一句。
梧州是朱由榔的根据地,他从小就生活在那里,每年的春节都是在那里度过,他何尝不想回梧州呀,可是身不由己。
“现在备战在即,今年就在肇庆过,叫后官准备一下。”
朱由榔脸上流露出浅浅的无奈。
“好!臣妾告退。”
“父皇,儿臣告退。”
朱慈爝和母后刚刚离开,太监李国泰就急步走进书房。
“禀报皇上,刚接报,昨天广东已沦陷。”
“什么,广东沦陷?”
朱由榔惊恐万状,他没想到清兵进攻的速度会如此之快,广东沦陷了,那打到肇庆也要不了几个小时。
“传令下去,请文武官员上朝。”
朱由榔惊魂之中却拿不定主意,只有立即朝议。
片刻,数十名官员陆续赶到朝堂。
“卑职给皇上请安。”
……
数十名官员齐刷刷地行请安礼。
“众爱卿平身。”
朱由榔坐在高高的皇位上,轻轻地抬手,目光扫了一圈下面的大臣,当皇帝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谢,皇上。”众大臣整齐回应,又整齐地站起来。
“刚才接报,清兵昨日已打进广东,朝庭何去何从?听听众爱卿的意见。”
朱由榔没有想到称帝后第一次早朝,议的居然是逃跑还是留下?
“启禀皇上,卑职认为应尽快投入战备,加强防御,全力抵抗,绝不能让清军跨进广西半步。”
想法到是很好,谁不希望清兵止于广西之外,甚至滚出北京城,滚到山海关外。
但是,他永历帝仅有不到一万官兵,做得到吗?
“启禀皇上,臣认为敌强我弱,抵抗等于以卵击石,建议尽早撤退。”
此话代表了大部分大臣的心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皇上到肇庆称帝,就是为了赢得广东民心,现在逃跑,将失去民心,请圣上三思。”
这确实也是现实,朱由榔难呀,当皇帝难呀。
……
大臣们众说纷云,有人提出留下来抵抗,人有建议撤退逃走,两种建议一半一半,由理也都充分,最后还得朱由榔定夺。
朱由榔本来就没有主见,举旗不定之时,太监李国泰匆忙地从外面进来。
在朱由榔的耳边小声禀报:“清兵已攻占广州,绍武帝朱聿鐭和首辅苏观生均已殉国。”
朱由榔一听,脸色突变,一阵白一阵青,这可咋办呀。
“刚接报,清兵已攻占广州,绍武帝朱聿鐭和首辅苏观生均已殉国。”
朱由榔将李公公的话向各位大臣重复一遍。
“啊,殉国了?”大臣们个个望着皇上一脸的惊恐。
是走?是留?这个时候都必须尽快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