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好人。
不必想以后是不是还有交集,至少,现在他们可以是朋友。
赶走了旺六六,但他留下的烂摊子还是得收拾,首先那笔乱七糟的账得要处理好。
九天本来开始打算自己整理的,虽然是大学生出身,但每次一对着账本就眼花,不出三分钟就能睡着,后来实在没辙了,便将这个光荣的机会让给了他的新朋友杨蜜。
铁血奸商果然是相当专业,很快就把各项开支以及被旺六六中饱私囊的数目都整理了清楚。总之,现在卧龙观的账上的钱有点紧张。
九天想起来就生气。
刚好前段时间因为他大红,有位古建筑保护领域的专家教授注意到了卧龙观,联系了九天希望能进入卧龙观做研究和保护性修葺。
九天和对方通过几次电话,也看过了一些他的作品,很相信他和他团队的水准。
两方都商量好了,过段时间老教授就要带着工程队上山来修葺卧龙观,九天生怕钱不够。
九天就有点后悔,说:“当时气糊涂了,应该把那个叛徒切片卖了。”
杨蜜冷静地看着账本,说:“你不是说了他还不上吗?就算是你把他切片卖了也卖不出那么多钱。现在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把剩下的钱好好计划。走一步看一步,说不准什么时候你再赌一场,又能赚回不少。”
杨蜜一边说着,一边快速地根据他公司开发楼盘的经验,给九天做了个修葺道观的初步预算。
九天看了看那数字,又抬头看了看杨蜜,突然笑了,说:“杨总,我觉得您在做会计方面,真的很有才华。”
杨蜜斜眼看他,说:“你又打什么主意?”
九天道:“我寻思着下山请个专业的会计挺麻烦的,而且我这许多山上隐秘也不方便让外人知道。”
杨蜜道:“这是想好了把我当免费劳动力?”
九天眨巴着眼睛,说:“您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呢。就是觉得反正我们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就互相帮帮忙啊。”
杨蜜没出声,九天就高兴地说:“您人真好,时间也不早了,我回去睡了,麻烦您了,告辞。”
说完九天就溜了,把乱七糟的账本留给了杨蜜。
杨蜜看着他耍赖,又忍不住觉得可爱。
所以嘴上说着不愿意不帮忙,但实际上每天还是在工作以后特意抽出时间来处理卧龙观的账和一些其他的俗务,助理想帮忙她都不让插手。
她管着那么大一家公司,卧龙观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一个星期就把卧龙观混乱的管理给梳理得清清楚楚。
按照杨蜜这种支个煎饼摊子都恨不得搞上市的较真精神,飞快地就把卧龙观给经营了起来。
旺六六留下的另一个烂摊子就是那些洗发水。
他一共卖出去十多瓶,还有几十箱堆在仓库里。这些东西扔了都怕污染环境,只能先堆在这儿,等资金不那么紧张的时候,再花钱请人做环保处理。
至于愿意花几百块买这个粗糙玩意儿的,都是卧龙观最虔诚的信众。
九天不愿意坑人,就收集好了座下泥,挨个找到他们,每瓶洗发水都倒了一点,又把钱都退了,这才安心。
总之这烂事儿就暂时告一段落,和九天联系好的建筑教授也上山考察了一次,近期就将展开卧龙观的修葺工作。
日子恢复了暂且平淡。
又是朔月,拜北斗之期。
红过以后的卧龙观比从前香客更多,信众早早上山准备,只等科仪开始。
就在卧龙观人最多的时候,两个挂着记者工作证的人进了观内。
一个扛着摄像机,一个拿着话筒手机,大摇大摆面色不善,开口就要找管事的。
这架势一看就是找茬,小道士们知道自己应付不来,赶紧去找九天。
记者没等九天来,已经打开了摄像机直接对香客们做起了直播采访。
记者拿着话筒,堵住了一位年轻的女香客,笑得很温和地说:“您好,请问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吧?”
女香客应了,记者继续问:“您应该是卧龙观的信众吧?请问您是什么时候知道卧龙观的呢?”
女香客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就一个多月前嘛,小道长那个竹林舞剑的视频火了以后我就来了卧龙观。”
记者就笑说:“哦,看来您也是和很多年轻女孩子一样,被小道长的颜值所吸引的。”
记者的话有着很强的引导性,他刚说完手机里的直播弹幕就刷过一片“还是靠脸”“我想说之前大家不是骂宣景焕炒作营销颜值吗?为什么到了这位小道长大家就双标不骂了?”“我没有双标哦,我就一直觉得不妥。”
女香客听了记者的话有点不舒服,就辩解说:
“只是第一次是被颜值吸引来的。但我上次在这里拜过以后,求了一个安睡符,就一直睡得很好,所以这次听说要拜北斗,就又来了,不是为了见小道长。”
记者眼睛眯了眯,说:“啊,原来卧龙观也卖纪念品啊。”
弹幕又刷了一片“反正这些旅游景点都是骗人的呗”“半斤两”“我这是在线观看凌卧龙观翻车?”
女香客彻底不高兴了,冷脸说:“卧龙观从来不卖纪念品,符都是信众找师父求的,供奉也是信众本着自愿随缘,你别胡说道污蔑人。”
“哦,是吗?不卖纪念品?”记者露出一个“你上当了”的笑,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瓶洗发水,说,“那这是什么?上面贴着卧龙观的标签,这么小一瓶,售价。”
女香客也是一愣,她哪知道这是什么,没敢再随便开口。
弹幕里顿时刷过一片夸张的瞎叫唤,说什么卧龙观骗人,这洗发水看起来就很廉价之类的。
女香客有点急了,红着脸,说:“这肯定是误会。”
那记者就说:“这绝对不是误会哦,我们有独家消息来源,了解到卧龙观的确是在卖这种洗发水,据说已经卖出去了不少。”
女香客不知道说什么了,匆忙躲避镜头,那记者皮笑肉不笑地说了句“谢谢”。
然后又拿着那瓶洗发水到处问:“请问各位知道这个洗发水吗?”
正热闹着,九天赶了过来。
九天眼尖,瞄到了记者手机上直播屏幕,找到了直播平台,进去看了一眼就搞清楚了。
这个记者是一个叫做“新奇网”的工作人员,这算是一家挺会吸引眼球的媒体。
为了制造话题,在报道时会预设立场对观众发表引导言论,而且他们为了做大新闻经常罔顾事实肆意歪曲。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已经被他们毫不留情地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