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度,已经算是非常高了,按照一层楼三米高,这已经是层楼高了。
洛阳城中的人们第一天已从进出洛阳的人们口中,得到了消息,后面两天纷纷跑出城来观看。
此时城墙建好的消息,早已经摆在了各个大臣们的桌头。
甚至于还有大臣不敢相信,亲自出城前来查看。
然而一出原有的城池大门,就看到了远处那高高耸立起来的城墙。
那个高度,比当前洛阳城的城墙高度还要高了好几米。
其中很多大臣都惊叹不已,为什么呢?
以杨彪来说,他是三朝老臣,早在灵帝之前,他就已经是朝廷高官了。
期间也曾外放为官,做过一地主官,主持过修理城墙。
而修理城墙,是一个极其麻烦的活,不管是砖块,还是作为粘合剂的三合土,全都很不好弄。
尤其是三和土,不仅因为需要用到糯米,导致成本极高。
他还需要反复敲打才能凝结起来,凝结的非常慢。
如果用三合土,三天时间,估计只能砌个几层砖。
而眼前的这个城墙,几乎不到一个时辰就能修起一米高,岂能不令他惊叹。
早朝上,刘辩意气风发的对着下方大臣道:
“哈哈哈,何须五日,朕三日已经就完成了城墙建设。”
群臣已然得知这个消息,此刻不由得感到有点尴尬。
然而突然有一人串出人群,跑到前面来叩拜到:
“陛下,您天人下凡,指点众生,臣荥阳郑氏,郑抑郑克爽,遵守诺言,日后必将对陛下您唯命是从。”
刘辩哈哈一笑,道:“起来吧,郑克爽,朕记住你了,你当前是何职位。”
郑克爽道:“臣乃是治书侍御吏。”
治书侍御吏,这不就是图书管理员吗,只不过管理的是朝廷的重要文书,还管着疑案审理,这不就是二审法官吗。
没多想,刘辩就说道:“加封你为侍郎。”
郑克爽大喜过望啊,他原先的治书侍御吏是正六品的职务,属于御吏台下属部门的官位。
而侍郎则是则是从三品,虽然没啥实权,但是却可以进宫面圣的,算是皇帝把他收为了心腹。
之前郑克爽跳出来表忠心的时候,其他大臣纷纷鄙视他,觉得他实在是没有世家气度。
然而此刻,之前有多鄙视他的,现在就有多么羡慕嫉妒。
很多同样豁出去,不要脸的,
也纷纷跳出来表忠心。
可惜,此刻已晚,毕竟像是这种事情,都是快的吃肉,慢的吃屎。
对于剩下表忠心的人,刘辩只是询问了姓名,并没有给与侍郎官职。
对此,他们更加的嫉妒郑克爽了。
然而郑克爽毫不在意其他官员的嫉妒,洋洋得意好不自在。
从此以后,他就一步登天,攀上了皇帝陛下,前途指日可待,跟他人已经不同了。
。。。。。。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月票,求打赏,新人新书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