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四人也都是人精。一朝天子一朝臣,所有人心中都明白,
新皇帝朱斌(朱由检)想要牢牢地控制朝政,就必须在阁臣之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此时未动内阁,只是因为朱斌刚刚登基,还没有什么有资历的亲信可用罢了,就算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呆不了多长时间,可谁不想落个体面的下台。
位极人臣者,自然希望能够最高的奖励退役,比如说光禄大夫。
此刻的乾清宫中,朱斌端坐在龙椅之上,四人分列站立。
“黄阁老,你乃是三朝重臣,朕刚刚登基,日后还要多多仰仗黄阁老。”
朱斌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黄立极心中升起一股飘然之意,别看他靠近魏忠贤,内心深处依旧看不上这个死太监,如果不是为了稳固自己内阁首辅的位置,谁又想背负一个阉党之名。
“皇上言重,臣食朝廷的俸禄,为皇上分忧乃是分内之事。”
朱斌听完黄立极的话,点点头就保持了沉默,对于他的话,朱斌一半都不会信。
目光看向看向剩下的三人,等待着他们做工作汇报。
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尽皆禀报了一些政事,朱斌细心的听着,工作汇报,中间插上了一两句话。
君臣五人聊了大半个时辰后,朱斌才让辅臣退下。
整个空荡荡的大殿中只剩下朱斌一人,起身走到了奏案前。
这些内阁递交过来的各地奏章,按照大明朝现在的规矩,先经过内阁先行批复,等待着朱斌的御览在把批示颁布下去。
朱斌看了一会这些本时代的文言文奏章,如果不是系统给予的文言文翻译,哪里知道这写的是什么。
随便翻阅奏章后,随手就扔在了地上,这些奏章中,都是在吹捧朱由检或者朱斌的文章,仿佛看奏章就感觉天下太平盛世。
实际上是什么?
内忧外患。
崇祯元年,高迎祥率众起事,自称闯王。进入山西境内,成为王自用“三十六营”主要将领之一。王自用死后,各部渡过黄河,转战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参加荥阳大会,成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民变队伍之首。带领李自成、张献忠东征,攻破凤阳,毁掉明帝祖陵。
这还是内部的农民起义,外部呢?
在崇祯二年,就是明京师保卫战,猪皮清第一次入关。
就此开启了大明内部外部的两线作战,直到把大明给拖垮,灭亡。
现在的朝廷上下,朱斌深感无奈,有才华的忠臣得不到重要,尸素餐位者比比皆是。
整个大明朝都烂透了,原本的朱由检并没有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明成祖朱棣,再不济大明好圣孙朱瞻基的本事,哪怕有一半都不至于让明朝灭亡。
果然只能先依靠系统给予的人才打赢即将而来的明末京师保卫战后,依靠自己的政治威望,然后在来提拔下面的忠臣们。
孙承宗,卢象升,倪元璐,范景文,史可法,左懋第,陈子龙,马士英,刘宗周,黄道周,夏允彝,夏完淳,李来亨,黄得功,郝摇旗,李定国,张同敞,瞿式耜,阎应元,张苍水,陈子壮,侯峒曾,祁彪佳,陈邦彦,张家玉,何腾蛟,堵胤锡,朱大典,姜曰广,高宏图,高一功,张国维,袁继咸,吴麟征,凌濛初,万元吉,熊汝霖,周遇吉,南居益等都是在明末殉国的忠臣良将,比起那些水太凉钱谦益,千古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要好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