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嘲讽道:“瞧你俩的怂样!咱早已摆平傅贵,关押傅二叔!”
谢希大呼了口气:“大哥极为风趣,拿我俩逗乐呢。”
应伯爵满脸堆笑:“大哥神勇啊,今晚丽春院,我请客。”
朱元璋鄙视斥骂:“请你娘的王蛋!去了丽春院,还不是咱掏银子?!”
应伯爵笑得更加谄媚:“岂能让大哥破费,记我账上……”
话没讲完,小厮来兴快步跑来。
“爷!不好了!三娘病逝了!”
朱元璋一听,忙离开生药铺。
三妾卓丢儿,自从进了西门府,便卧病在床,久治不愈。
昨晚朱元璋问过玳安,得知卓丢儿曾为南街私娼,某些方面符合西门庆的口味。
但朱元璋不喜欢。
因此,他对卓丢儿没什么好感,迅速安排下人,低调处理丧事。
紧接着,朱元璋挑选一名忠诚的伙计,升职掌管生药铺。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西门庆即使不肆意挥霍,他的产业也将毁在自家人的手里。
朱元璋趁热打铁,迅速制定严格的家规和店规,杜绝铺张浪费,严禁贪污受贿。
一旦发现,从重处罚,绝不宽恕!
很快,西门府内的气氛产生变化。
妻妾、小厮、丫鬟、店铺伙计、甚至马夫,全都收敛言行,对西门庆的敬畏之心加重。
夜深人静。
朱元璋坐在书房中,考虑如何开办印子铺。
首先,买通衙门的知县李大人,获取他的庇护。
其次,养一批凶猛的打手,负责守护印子铺,并且催债对付无赖之徒。
各种开销加上开店本金,起码要二万两银子。
另外,还需扩大生药铺的生意,筹办西门大姐的嫁妆,给太师蔡京送厚礼……
朱元璋经过认真盘算,发现六万两银子几乎不够用。
而且,咱不光缺银子,更缺一位擅长经营生意、管理钱财的得力助手。
第二天。
朱元璋吩咐玳安和来安,去四处打听精通经营之道的杰出人才。
傍晚时分,朱元璋抵达客房,看望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