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凌晨四点的时候,虽然现场试审还没有正式开始,可是不少关注着的基层小研究员们已经在各自研究所里悄悄私下讨论了。
总控高层的情况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他们平时都是听从所里安排,设计一些零碎的边边角角,对业界大拿们主持的国家大项目既是崇敬又是仰望,也带着一些平常人的随性议论。
与此同时,天龙国的某个角落。胡主任嘴里插着牙刷,仅着拖鞋和单薄睡袍,赤着两条毛腿,瑟瑟发抖站在某个冷风吹过的山坡,死死抱着笔记本电脑。
凝望着群山如雾的北方,其自言自语道。
“现在大家应该有所警醒反应了吧……”
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紧急提醒总控众人,改装方案需要一个月才完成,那样不行!吴浪会死人的!方案需要改良!
至于杨总师的方案……呵呵,他是不会去偷的。
北平航天指挥中心大厅。
杨总师也是手心出汗,他从年开始搞空间站建设,从一无所知去收集国外资料,到一步步独立自主探索试验,再到如今的国际影响力。
他太知道要做好一个从未涉及的新项目,需要多少科研人员的幕后心血付出。那是集合全国各地研究所的优秀人员呕心沥血奋斗,都需要多年时间才能攻克难关。
所以,他现在不禁有点后悔答应帮老胡搞这个试审了,公司领导和总控的各位负责人在旁边严肃看着,还是失望回去不说,小吴这么优秀的国家航天人才……可是生命只有一次!
世界发展到这个阶段,学科在一个半世纪前就已经做不到全才兼顾了,做研究都要团队知识交叉,搞工程都是系统工程,统筹安排。还像老胡那样只身热血奋斗,已经很难再泛起水花了……
“唉……”他清癯的脸庞忍不住叹息一声。
“老胡怎么就那样离我们而去了呢。”
终于,在地面指挥大厅众多负责人各自复杂的观望目光中,巨幅投影大屏幕上,空间站带着四个太阳帆板缓慢飘动的舱外镜头再次变了。
随着最后分钟到来,变成了期待已久的舱内控制台画面。一位熟悉的航天员坐在自己位子,从周围弯曲的仪器和物资背景中明亮突出,注视着身前黑色笔记本电脑。
地面这些货运飞船,载人飞船,空间站,卫星导航、火箭等领域的设计负责人,平时一句话就能调动全国各地的研究所,让领域内各学者研究员敬若神明,额头冒汗。此刻,他们却都微微从位子上坐起身子,翘首以盼般伸着下巴,抬头凝望。
他们这群人明明清楚,逃生方案该怎么选择,马桶都准备好了,用或不用都是个问题,可还是依然凌晨四点坐在指挥中心,没有随意离去。就是何尝不是过于担心吴浪的安危,想要亲眼看着其安全回来。
舱内镜头开始调整倍率拉近距离,缓慢放大控制台特写。
地面上所有负责人的双手都骤然捏紧。
新书上路,欢迎收藏,投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