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兴进言跟我说你的命格太硬,字又太弱,当不起赵王的封号!劝我暂时先不要赐你封地,等你成年之后在做打算!”
“我本以为是他的玩笑之言,却没想到真的又让他说准了,如今你大病初愈,不如就留在咱的身边,以尽孝道吧!”
朱元璋在林晓身上,找到了久违的父亲的感觉,竟然不打算赐他封地,而是让他留在京城陪伴自己。
林晓听完愣了一下,随即对着朱元璋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然后兴奋的说道:
“如此这般正好,只是儿子没有封地收入自然就少了些,还请父亲能多赐给儿子一些钱财,免得儿子受苦!”
林晓的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他是社会最底层出身,当过和尚要过饭,所以开国以后他制定宗室政策的时候,生怕自己的子孙后代再挨饿受穷,对自己的子女格外大方。
他当时定下了一条铁律,凡是他老朱家的子女,一律由国家出钱供养,按照不同的爵位发放工资。
亲王每年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则是一千石,………一直到最低的奉国中尉则是每年两百石!
这还只是爵位工资也就是岁禄,如果身上还有别的官职的话,还可以多领一份职位工资,职位越高工资也就越高!
按照万历年间的物价,一石粮食大概等于二两到三两白银,每年一万石的岁禄差不多就是两到三万两白银。
乍一看可能不是很多,但是您别忘了这个岁禄是爵位工资,亲王如果有儿子,那就要多领一份郡王的岁禄,有几个儿子领几份。
假如林晓这个亲王生了十个儿子,那他就可以多领十份郡王的岁禄,这样一年就是三万石的岁禄,小十万两白银啊!
所以老朱家的王爷都不差钱,每天混吃等死的玩命生孩子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份封地田租呢!
因此听到林晓跟自己要钱,朱元璋非但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反而笑着说道:
“你这个混小子!不说要个官职帮咱做事分忧,反而跟咱要起钱来,你每年的岁禄还不够花么?”
“不过你跟你的兄弟们不同,到了这般年纪也没有自己的封地,这么多年你又是浑浑噩噩的没有置办什么产业!”
“光靠着你那点岁禄,支撑一个硕大的王府难免有些窘迫,而且估计你这些年也没攒下什么钱财!”
“今天你既然跟咱开口了,咱就赏你白银十万两,绫罗绸缎千匹,城郊皇庄一座,另赏你宫人侍女一百!”
林晓一听大喜过望,他没想到只是自己的随口一说,朱元璋竟然赏了他这么多,连忙跪地拜谢。
随后站起身兴冲冲的对着朱元璋说道:
“儿子谢父亲大人!不过您能不能在赏儿子一些匠户,儿子打算把自己的王府上下全都修缮一番。”
明朝的匠人社会地位低下,一律被编入了匠籍,世代相袭永世不得脱籍,所以林晓一开口讨要,朱元璋连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直接给了他五百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