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王爷所说是为何物?所得之利竟然可以跟食盐相媲美?”
带着心中的疑惑,韩老爷子直接开口问了出来。
“糖~不是又黄又黑的沙糖,也不是一块一块的紫色冰糖,而是比大食脱了色的沙糖更为雪白,如同食盐一样的白糖!”
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林晓此就不在藏着捏着了,直接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白糖!
糖这个东西咱们国家从唐代就有了,是从印度流传过来的甘蔗榨糖法,但是直接用甘蔗汁熬出来的糖又黄又黑十分难看,就是咱们现在吃的红糖那样!
但是印度人发明的给糖脱色的方法,是使用牛奶脱杂质,但是咱们国家牛少,不能像阿三一样大量使用牛奶来给糖提纯。
所以使用的是用蛋清来脱去糖中杂质,因此当时白糖的价格非常之高,甚至有一两白糖一两金的说法。
而且使用这个方法脱去杂质的糖,并不是像现在一样雪白,只是比没有脱去杂质的沙糖要好看了不少而已。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初期的时候,整个大明朝一年也不过生产白糖两百斤,至于世面上富贵人家吃的白糖,多是大食人使用碱性树灰提炼出来的西洋糖,价格非常昂贵不说且样子也跟现在的白糖相差甚远。
直到后来嘉靖年间,福建泉州南安县的一个制糖户,无意中发现了墙上的黄泥因为下雨湿透掉落到黑色的沙糖里。
不但没有把糖给弄脏,反而让黑色的沙糖变得雪白,比大食人的西洋糖还白,这才不断摸索发明了“黄泥制糖法”。
也正是因为这个方法的出现,从嘉靖朝开始咱们大明的白糖产量直线上升,且因为价格便宜,外观雪白好看。
使大明生产的白糖,直接排在了丝绸,瓷器之后成了位居第三的大宗出口商品,属实是赚了不少的银子!
可即便是这样,白糖的价格依然很贵,即便到了明末白糖普及的时候,一斤的白糖也要七钱银子,这些钱相当于一石大米也就是一百五十斤左右,合今天三百多块钱。
“跟食盐一样的白糖?价格是多少?比大食的西洋糖如何?产量是否充足?”
韩老爷子一听这话,激动的直接从椅子上面站了起来,抓着林晓的手问道,吓的屏风外的铁牛提刀冲了进来。
林晓听到身后的动静,回头制止了正要冲过来的铁牛,此时韩老爷子也反应过来,急忙后退到一边,然后目光炯炯的看着桌前的林晓。
“价格我给你六两一担,至于产量么!我估摸着每月少说也有一万担吧,如果不够的话慢慢还可以扩大规模!”
琉球盛产甘蔗,而且他就番以后还可以命人扩大种植规模,一个月生产个一百万斤白糖不在话下,于是林晓考虑了一下,然后笑着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
“六两一担?王爷可知扬州府的西洋糖要卖到二十两一斤?即便是老朽购得王爷生产的白糖,加价十倍,也不过时六钱一斤,依然要比西洋糖便宜几十倍。”
“更何况听王爷所说,王爷所生产出来的白糖比西洋糖更加美观,那王爷为何不把价格定的高一些呢?
“或是王爷就不担心老朽从王爷处购得低价白糖,然后加以百倍卖出,获利远远超过王爷么?”
林晓一听噗嗤一下笑了出来,然后摇着头笑道:
“韩翁这话若是别人嘴里说出来,本王可能还会相信,但是从韩翁的嘴里说出来,却只能让本王耻笑!”
“白糖不像食盐非吃不可,你定的价越高吃的人越少,即便整个大明所有的富商都来买你的白糖,你每年能够消耗掉多少呢?一百担?还是一千担?”
“即便是你一担白糖赚几百两,又能够赚多少呢?不如把价格定的便宜些,让整个大明的所有人都吃得起,哪样挣钱多韩翁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
“王爷真乃是当世的奇才,一语点破了老朽摸索了几十年才明白的经商道理,真是让老朽自愧不如!”
“只是老朽依然想不明白,王爷为何要把这场泼天的富贵送予韩家呢,老朽相信只要王爷露出风去,那些抢着想跟王爷合作的豪绅世家,可以把王府的大门给挤破!”
韩老爷子强掩心中的激动,把内心疑惑许久的话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