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内眷的到来,让林晓又重新过上了纸醉金迷的腐败生活,连续几天都没有离开海岸别院一步,整日的沉迷在几个小丫头们练手组成的温柔乡里。
山间的草地上,大树下,林间小溪边的凉亭之内,甚至于海边的沙滩上,全都留下了他们爱的痕迹。
直到这一天工坊的主管赵四来报,说林晓设计的新式工坊已经建设调试完成,工人们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新工坊里的设备了,请林晓过去巡阅。
新式工坊是林晓心里最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牵扯到他心中的许多想法能否实现,因此听到消息以后非常的重视,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温柔乡。
新式工坊设在船厂五里之外的一条大河边上,离着老远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圆盘,在湍急的河水冲击下缓缓转动。
大明的江南地区也有水车,但是从来没有人见过这么大的水车,竖起来竟然足足有十五六米高。
密密麻麻排列的木制骨架,支撑起巨大的圆廓,外面承受水流冲击的木板,每块都有半米多宽,一米多长。
在一望无际的平地之上,这样一个六层楼房高的巨大建筑,给这个时代人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是当侍卫们看到,两个身材单薄的工人拉着一根绳索,轻轻松松就把一根比腰还粗的木头,拉上了半空时,直接惊掉了他们的下巴,不约而同的看向铁牛。
铁牛自己也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如此粗大的树干,少说也有四五百斤,即便是他想要拉起来也不会这么轻而易举,没想到两个看起来单薄的工人竟然能够做到。
不过铁牛等人也不是傻子,知道这里肯定有什么秘密,而这个秘密应该就在他们头上滑动的滚轮上。
其实咱们国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滑轮技术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到了明代更是早被人们广泛应用。
只是他们还停留在固定在一个位置的单向定滑轮,只能定向的拉起工人一两倍力量的物体,而且不能移动。
是林晓教给了他们,后世更加先进的动向滑轮,以及复式滑轮技术!这种技术不但可以吊起数倍的重物,还可以依据轨道随意的移动,因此这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虽然心里十分的好奇,但是铁牛等侍卫也没敢开口问,只是满脸好奇的跟在林晓的后面一起来到了工坊之内。
只见那两个工人轻轻的扯动绳索,就把那根巨大的原木,吊到了一台样子十分古怪的机器上方。
这台机器的一面紧挨着大水车,而朝外的那一面,就是一块非常平整的大木板,竖立在地面之上。
木板的中间开了条一寸多宽,三尺多长的缝隙,从缝隙中伸出个半圆形的,边缘有锯齿的铁片。
巨大的原木被缓缓放下,靠在机器外侧那个大木板上面,原木的一端对准了铁片,一个工人扳动了旁边的机括,木板中间的那个铁片就嗡嗡的飞速转动起来。
拉着绳索的那两个工人,见状把原木缓缓的放下,硕大无比的原木,刚接触到铁片就被切进去了,比刀切豆腐还容易,锯片跟原木接触的地方,锯末像流水般落下。
还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那根巨大无比的原本就被锯成了两半,铁牛等一众侍卫,全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军队行军也会搭设营地,他们也见过随军匠户干活,有的自己还亲自干过,深知想要把这么巨大的原木平整锯开。
最少也得两个手艺高超的木匠配合,拉着大锯忙活大半天的工夫,才能把这跟原木解开,而且还得累的满身大汗,哪能像现在这样如此的简单?
这时候工坊的主管赵四,也知道了林晓的到来,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刚想跪下给林晓见礼,但是看到林晓严厉的眼神,想起林晓亲自指定的工坊制度,又止住了身形。
“王爷~自从有了您设计的这个锯床,咱们工坊锯木头的效率大大提升,除了中间需要冷却一下锯片外,可以不间断的锯木。”
“三个普通工人的配合下,一天出的木板比原来两百个熟练木匠干十天的还多,简直就是神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