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公司架构完善之后,整个公司工作效率也得到很大提升;公司制度在大的方面有些改动,宇轩资本发展初期,从之前的六大事业部变成五大事业部,分别是:投资部、共享事业部、汽车事业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
具体改动是暂时裁撤新媒体部,合并金融投资部与实体投资部,统称为投资部,不过投资部按照方向分为金融方向和实体方向,单车事业部改成共享事业部、汽车事业部在曹轩的要求下单独保留,只说后续有单独作用,保持原状、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不变;
人员分工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曹轩为董事长,张文远为总经理,李华为副总,主管共享事业部和汽车事业部,赵甜雅为首席财务官(F),王学文为投资部金融方向总监,叶天华为实体方向副总监,陈薇薇为共享事业部总监,童关为人力资源部总监;
人才制度是张文远、赵甜雅和童关三人统一商量,上报给曹轩决定,职级按照国内大企业的标准,进行初步简化和修改,让其更适应宇轩资本;
刚入职员工(实习期三个月),属于L级别;转正后,上升到L级别;之后按照KPI综合指标,给出对应分数,上升到对应级别,LL属于基础岗,L4-L属于中下管理岗,L-L属于中高级(事业部经理级别),L属于事业部副总级别,L属于事业部总监级别,L-L属于公司副总和总经理级别,L4属于最高级别,董事长;至此架构基本完善;
陈薇薇已经入职上班,自从陈薇薇上周处理完自己入职前的琐事,她也对国外的单车进行了深入了解,期间也和曹轩进行过沟通,曹轩把自己印象中的单车一一告诉陈薇薇,并把前世单车刚出来的一些弊端都说出来,让在设计的时候,完善好;
在曹轩、李华以及陈薇薇通过远程会议的共同商量下,进行初步图画和设计,毕竟现在人才匮乏,作为工程设计科班出身,并有多年单车经验的李副总,就只能自己上手,陈薇薇进行补充,最后在美工人员的处理下,曹轩心目中上一世的单车在这一世提前出来,而且还是改良版的;
上午十点半,会议室里面共有五人,分别是曹轩、张文远、李华、赵甜雅、陈薇薇。
曹轩:“我长话短说,智能单车项目要想做一个智能开关以及对应的APP,并提供一定时间的技术服务,就是那种电子开关,比如下载我们APP,里面扫一扫智能开关外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开锁骑行,停下的时候,手动把锁合上就算成功,我对技术不太懂,但是大致原理还是了解一些。”
“单车上面的智能锁(这个是核心关键,包括了GPS定位模块,GPRS通讯模块,主控芯片,电控锁模块等),用户手中的手机和APP;单车提供商的云服务器(平台);
一、单车停放在路边,通过GPS定位模块,定期将定位信息告知给设备商的云服务器;
二、用户通过手机APP,访问云服务器的数据,查看周边的单车停放位置信息。当然,用户自己的位置信息,也授权APP获取了(不然APP哪知道你在哪);
三、用户来到单车旁边,扫单车二维码,APP获取单车I(就是身份编号),发送开锁信息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发送开锁信息给单车。如果一切正常,单车通过GPRS通讯模块收到解锁命令后,就会由主控模块控制车锁进行解锁。用户也会收到解锁成功的消息,并进入计费状态;
四、用户开始骑行。过程中,用户通过GPS模块上报云服务器自己的位置信息;
五、骑行结束。用户下车,手动拨动车锁,进行锁车。单车检测到锁车成功动作后,发送车已锁好的通知消息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结束计费,发送计费信息和车已锁好的信息给用户APP。用户打开手机APP,可以查看。
以上基本是智能锁的大致架构原理,技术方面我大概了解这么多,虽然没啥黑科技,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些难度,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尽量让供应商完成,这里面好多技术组合我们都申请了专利。
供应商是通过张辉那边的关系找到的,长安的一家公司。张辉已经入职了。
转眼过去半个月,曹轩等六人又坐在了会议室,这次张辉也来了,样品是他带过来的。十个成品智能锁做样品,曹轩让人把单车的纯样品单车推进来,张辉把智能锁安装上去,一个完整的单车出现在大家面前,乍一看,橘黄色车身,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尤其是在白色基调的办公室里面,更是扎眼。...
随后张辉打开APP,点击扫一扫,扫码单车智能锁上面的二维码,十秒钟不到,咔擦一声,智能锁打开,APP里面显示计费时间,虽然张辉之前测试的时候,已经试过好多遍,但这次还是有些紧张,毕竟办公室里面的五个人都是他的上级领导,这也是他来公司的第一战,必须完美实现。
曹轩踩着单车,从会议室出来,大家都看到了这种橘黄色单车,特别新奇,于是曹轩高声说道:“咱们的单车成品已经出来,大家一起下楼,测试下,顺便说说感受,也方便改进”。
张辉把剩下九个智能锁也带下楼,安装到其他九个样车上,顿时,合计个全新橘黄色单车出现在大家眼中,一个看起来还没有啥感觉,十个放在一起,看起来感觉就是高大上,骑单车都是一种生活品味,而不是记忆中的匆忙赶路。
曹轩一马当先,亲自体验一番,的确比上一世好很多,用户骑车也很轻便,是因为曹轩让供应商在设计的时候,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用来补充智能锁里面各种模块需要的电量,不需要用人工踩单车发电,所以骑单车不怎么费力。
最后全公司都轮番上阵,对他们来说,这都是新产品,以前都没见过,所以更好奇,曹轩让大家体验,最后每人写一个体验报告,最好是把问题提出来,没有字数要求,如果谁提供的意见被采纳,本月工资翻倍,下午下班之前提交。
大家兴致都很高,曹轩安排叶天华在外面和大家以上体验,他们六人又回到办公室,曹轩道:“我们产品样品已经出来了,刚才大家也体验过,都说下吧,看下一步要如何”;
曹轩看着张辉:“张辉,你先说说技术方面的,让大家心里有底”。张辉最近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加上跟供应商交流的是他,所以也需要一个表现的机会。
张辉站起来说道:“智能锁以及app是我亲自参与其中,流程几乎都有了解,目前技术方面都能够实现,并出了个智能锁样品,唯一欠缺的就是时间太紧,导致智能锁在设计上有些冗余或者是不足,这个需要后续慢慢改进,但是目前的这些性能,基本已经能满足需求,等我们内部测试以及种子市场测试完毕,估计需要-周,这时候新的成品应该能完善,后续我会持续跟进,有进展,第一时间向大家汇报”。
人多力量大,群众智慧无穷,体验完成后,刘晓倩,也就是最开始来的那二十多人里面的,提出了几个比较好的意见,、如果支持小宝和小信扫一扫开锁,这样会方便很多;、单车停车的时候,最好有专门区域停放,不然会很乱,导致乱停车;、如果前期宣传,可以在大学生和都市白领中间,用我们单车进行骑行比赛,这样更能达到宣传目的;4、单车的投放,最好是在公交站,或者地铁口等人流量大的区域,便于识别和使用。
赵甜雅道:“我只有一个问题,曹总您说的共享单车项目初期投资亿资金,啥时候能到账,如果资金没问题,我这边没有任何问题,我将会全力一切,为咱们单车提供资金需求”。
陈薇薇道:“单车绝对可以成为现象级别的项目,最关键是可以解决大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认为产品性能方面,后续持续改善,问题就不大,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被政府部门接受,如何运营,我觉得之前咱们讨论的方案就可以,先与政府沟通,在我们公司附近做种子市场测试,一旦能成功,就可以整个全市推广,进而全国推广”。
李华接着说:“在技术上没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要把所有里面涉及的专利都进行申请,后面如果有其他想要入行,很难突破专利壁垒,无形中给对方增加成本,这也是我们的竞争力”。
张文远补充道:“李总说的很对,专利以后在国内越来越重要,必须第一时间申请,在种子市场测试完成之前,不建议就推广,这样会给想要进入的人一定时间,等我们测试完成后,整个甬城甚至全国推广的时候,我们就采用所有能推广的手段,进行全国范围轰炸,效果更明显”。
最后曹轩补充道:“资金方面我来想办法。其他的你们来做。”
“关于专利,我已经让人上周就开始申请了,从图纸出来后,专利就在同步申请,所以不需要担心”,这时候大家都佩服的看着曹轩,把能想到的重要事情已经都安排人提前做好,能成功也不是偶然,其实这些都是前世工作经验教训,前世自己公司也需要申请专利,曹轩也不会过多解释。...
“关于宣传方面,我的想法和张总一样,前期悄悄发展,需要重点推广的时候,全国铺天盖地推广”;“关于政府方面,我试试看能不能搭上线,看下能不能从上往下突破,毕竟咱们项目是利民项目,对形象也有很大帮助”。
“我最后想说的是,也是大家关心的,单车如何盈利问题,我给单车的定位是利民项目,所以用户费用会相对较低,同时我还将会把用户支付金额流水的%资助儿童贫困助学,并且会给每个踩单车的人购买意外险,单车项目可以接受无利润甚至是一部分亏损,我需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让我们宇轩资本深入人心,说起宇轩资本都说是良心企业,而且在政府方面也能有更好的评价”,曹轩最后补充总结道:“大家不用为资金担心,全国一二线城市就4个,四个一线城市每个城市先期各万个单车,也就是一线城市合计4万,二三线城市-万个单车,按照平均万来计算,也就万个,总合计万个单车数量,按照单车最后批量生产价格能降低到左右,其实总成本就-亿,而且是分批次的生产和投放,根据数据进行调整,实际我们的投入不需要过多。而且我打算等一线城市铺开后,就会启动融资,可以减轻资金压力。”,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曹轩现在属于典型钻石王老五,没有背景也没有影响力,典型的肉鸡,随时可能会被吃的渣都不剩,这也算是花钱买平安。
“那最后还有一件事,单车取什么名字?”张文远看向曹轩。
“对哦,还没有取名字,那就叫小橘单车吧,APP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