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母家的嫡子、庶子们能容下祝烛么?
即便一开始相处的很愉快,最终也定会落的一地鸡毛。
那样的日子,不是祝烛想过的日子。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即轻笑点头。
“你说的也对。”
“咱家那日子,对你而言确实过于拘束了些。”
祝烛长身而起,拍了拍下裳的尘土,拱手一礼。
“在下腹中所思,已尽数相告。”
“想来是对得起阁下的银子了。”
“阁下,有缘再见。”
朱元璋也站起身来。
从怀里掏出一枚重达两的元宝形银锭拍在祝烛手中。
“是那点许银子对不起你的所思所想才是。”
“拿着!”
这一次,祝烛坦然的将银子揣入怀中。
再度拱手后,祝烛阔步离去。
见朱元璋的心情又好了起来,李善长心中对祝烛的不满也随之消散,低声开口。
“若依此子之策,朝廷不需要增派人手、增设部门。”
“每岁增派些银钱便是。”
“地方官的责任会略重些许。”
“但付出却大于回报,还少了个致命的考评问题,利大于弊。”
“此策绝非最完美的法子,但却是最容易实现的法子。”
“想来,那孩子应该猜出老爷是能管养济院的人了。”
“他是真的想办成这件事,也明白怎么才最可能办成这件事!”
徐达也点了点头。
“有仁义、知进退、明政事。”
“以乞儿之身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可惜了。”
“他本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沐英的。”
“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眼前的祝烛,像极了曾经的沐英!
同样的父母早亡、无亲无族、无依无靠。
同样的流浪天下,靠着一股子机灵劲儿乞讨为生。
同样在九岁的年纪,见到了朱元璋!
只是在面对朱元璋的邀请时,沐英欣然同意。
认了朱元璋做义父,认马皇后做义母。
如今已经获封西平侯。
朱元璋待他如亲子,信他仅次于太子朱标。
而祝烛却拒绝了朱元璋,走上了另一条路!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这娃娃,主意正着呢!”
“他可不是沐英。”
“这孩子倒是更像陈友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