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朝的嫡长孙回来了,甚至已经开始亲政,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京城中,有许多曾为太子党的权贵,见形势一片大好,无不松了一口气。
他们都是朱标的支持者。
可一年前,朱标在巡视陕西的途中,染病亡故
这些人自然而然的,转而支持他的嫡长子,皇太孙朱尘。
毕竟都是自家人!
这些家伙之中,大多都为淮西公侯将门、浙东勋贵。要么与朱家联姻,要么曾经在东宫做过幕僚,为师授学,给太子讲经。
好几家都沾亲带故的,与朱尘更是关系莫逆,甚至算得上是长辈。
现如今!
整个应天府,最为得意的,莫过于开国公常升,以及凉国公蓝玉。
常升,乃开国大将常遇春的次子。
朱标的正妻,太子妃常氏,就是常遇春的女儿。
也就是说,常升是朱尘的亲舅舅!
至于凉国公蓝玉,是众多开国将领中,年纪最小的大将,立下过赫赫战功、封狼居胥。
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即朱标的舅舅,朱尘的舅公。自恃功高,为人较为嚣张跋扈。
两人都是旗帜鲜明的太子党,同样也是朱尘的铁杆簇拥。
所有人都觉得,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
老皇帝年迈,昏迷了四天,仍旧没有苏醒的迹象,加上早些年受过的伤,恐怕也没有多少时日了。
太孙朱尘殿下巡狩归来,坐镇皇宫,旗下又有蓝玉等一众淮西武将。
有任何异动,可以直接武力镇压。
登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到时候,他们都能捞着一个从龙之功,权势也将更进一步。
应天府郊外。
某个庄园的地下,居然被挖空,有着偌大的空间。
此时里面居然藏匿着数百人。
看起模样穿着,都像是东瀛人。
“主子,朱标没有死,他身边有高手保护,大人给我们指挥的死士失败了,需不要再刺杀一次?”
东瀛的主子,蒙着脸,穿着夜行服,但透过他婀娜的身材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女人。
她道:“怎么杀?没回到应天府还行,如今,他回到了应天府,麾下有蓝玉、徐达、汤河等大将,一但我们有所异动,大军直接碾碎我们。”
“刺杀计划失败了,上头让我们隐秘,等待他的指示。”
“我们派去诏狱刺杀郑学士的人被当场打死,知晓我们东瀛的身份,最近不要在外面露头。”
“再坏事,你们就破腹自尽吧!”
…
帝京。
就在宫里边老朱病重,氛围肃穆的时候,外头已经闹翻了天。
众多官员、勋贵们都争先恐后、大摆宴席。宴请蓝玉与常升,两人也都来者不拒,醉生梦死、夜夜笙歌。
好不快活!
有时候,一天要赴十几场宴。
这般铺张浪费、沉溺于声色犬马,却没有任何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乃至是理所应当。
毕竟,这两人即将成为托孤重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能跟他们喝上一顿酒,都是莫大的荣幸。
醉风楼。
这里的装饰异常豪华,是众多达官贵人出没的场所,平民老百姓甚至都不敢在门口驻足停留。
天字号房——听雨轩。
有江南名妓在台上弹着古筝、翩翩起舞...
宴会的氛围尤为浓烈,菜香四溢、酒香味儿扑鼻。
一群人热闹的挤在桌前,推杯换盏、说笑吵闹。
而在主位上坐着的,就是蓝玉与常升。
“常大人还真是年轻有为,有令尊当年的风范!”
“蓝大将军劳苦功高,吾等敬你一杯。”
...
这两人的脸上满是笑容,显然对于众人的吹捧以及奉承,很是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