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综漫之英灵变身系统 > 最后一次回应刘邦问题(作品相关,望阅,因为字数过多)

最后一次回应刘邦问题(作品相关,望阅,因为字数过多)(2 / 2)

没错,和亲的目标他始终也没让其他人去担任,终究还是让自家人去承担了这份责任。

处于后人、第三方的角度可以苛责刘邦的无情,但作为受益者的百姓,刘邦牺牲了宗族成员却换得了百姓平安,他们必然是拥戴刘邦的。

这一条总结一下,依旧是不喜欢这种行为,但从决策来说是正确而又必不可免的。

【】.最重要的始皇帝这一点。

除了始皇帝的名号,这一点意味这两个点,一个是统一全国,一个是取消分封制,皇权集中。

实际上之前也说了,大秦对六国故地的控制性不强,郡县制在当时并没有比分封制好太多,毕竟除了名义上的权利集中,实际上依旧是诸侯林立的局面。

不然大秦王朝也不会寥寥几年就瞬间崩塌,甚至就算是嬴政多活几年也无法挽回大秦的覆灭,秦朝灭亡是必然。

因为大泽乡起义爆发是不可阻挡地,再加上六国故地实际上的群雄割据,瞬间就会被点燃战火,年岁已大的嬴政是无法改变历史的洪流。

另,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也并非是秦朝,除了皇帝的名号之外,周王朝初始也是一个名义上统一全国的王朝,只是后来颁布了分封制才导致诸侯国诞生。

甚至要不是夏朝没有实际史料,夏朝也是个大一统王朝。

这并不是否认秦始皇的功绩,郡县制对后世依旧有着影响,只是在当时作用确实不大,就如同造长城对后世影响甚大,但当时确实算是“暴政”。只有各项统一算得上是当时、日后都非常有效的政策。

而且秦始皇律法上依旧有着缺陷漏洞,更别说其还有过焚书坑儒的举动,这件过错比起他的功绩来说同样也不小。

举这些例子不是为了踩秦始皇,只是单纯地证明他并不是神,不是什么举措都是对的。

总结一下,秦始皇细节统一、郡县制、长城给后世带来不少恩泽,这都是其政策上的强项和功绩,但同样,刘邦修生养息、低税率、抑制奴隶、节俭支出、人才重视、优化律法合理化、【注重文化】这些政策同样对后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就在当时也有着不少好处。

认为刘邦没有能力的,请一定要记住最后一点,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为什么现在我们是汉人,虽然汉王这个称呼是项羽给的,但正因为刘邦对文化的重视,才会一代代强调着文化的传承,所以哪怕汉朝灭亡了,魏蜀吴依旧自认汉人,所以后世子子孙孙依旧认为自己是汉人。

汉人这个称呼重不重要每个人心中的衡量不同,就算不为汉人称呼骄傲的也不得不承认你身份证上写的是汉族!

如果不是刘邦“注重文化”,一代代“洗脑”,会让各朝各代的华夏人都自认为汉人嘛。

至少刘邦的这个举动使得他的大汉以另一方式永存,除了白手起家,这就是他比秦始皇强的第二点。(并不是说总评,总评两人谁更胜一筹并不好说,不过个人认为年登上皇位的刘邦更出色一些,哪怕刘邦、项羽、嬴政作者心目中对刘邦的感觉是最差的。)

【】.基本能说的都说完了,这一条属于半总结。

现在很多人认为刘邦lo,始皇吊,更多的人就会有从众心理。

尽管始皇却是吊,但这不代表刘邦lo。

但实际上除了近代因为影视缘故、古今词义不同导致很多人对刘邦有错误的认知,在历朝历代,直到影视诞生、词典推广、网络普及之前,刘邦的历史评价一直都是平于始皇,甚至超过始皇的。

项羽不去论,王安石一首诗就已经把其打入深渊,认为其注定失败,当然后续项羽登场后,会塑造让项羽打脸王安石。

秦始皇的各朝各代评价最高也无非“功越千世”、“二十四朝之皇帝”,相比之下,刘邦亦有“天下英主,无出汉高”、“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这样的评价。

除去这些最高评价,再看看其他的评价,刨去现代的评价,历朝历代的名人对秦始皇评价一向是褒贬不一,五五之分,刘邦则是绝大多数认同,贬低汉高十不存一。

再看各个皇帝的评价,有几个皇帝认同汉高祖的?

很多,不少!

除了李世民、朱元璋这类华夏皇帝,许多异族皇帝同样高度评价刘邦。

那么有多少皇帝高度认同评价过始皇?没有,唯独一个毛爷爷认同他,还自比始皇,偏偏毛爷爷自己认为最厉害的皇帝还是刘邦。

细数两个皇帝的名人评价,可以发现给予刘邦超高评价的人大多是某一领域达到极高程度的人。

评价秦始皇的名人类似柳宗元、张居正则多数以客观评价,赞扬其政策的重要性,却并非极高。像李世民更是直接点出始皇的功绩,随后认为秦始皇虽有能力却不懂民心,秦朝灭亡是必然。

这些评价自然不能当做衡量标准,也不能证明刘邦强于始皇,却也证明了一点,现在网络上刘邦评价低纯粹是近代一些错误认知导致的。

【】.就这个问题的最终总结。

秦始皇很优秀,也确实有着不少不世功绩,长城更是如此,但是假设让在座的各位回到那个时代被大秦统治着,各种税收不谈,不小心的举动就会被判重罪,说不定还要去逼着造长城和阿房宫,你们有几个愿意?

再假设第二个选择是刘邦治下的生活,十五税一的低税率,政策宽松,不压榨百姓,反而官员和皇帝自己节源,出身不高贵亦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请问这种情况下大家又愿不愿意待。

其实我想结果很明显。

普通人想要的就是安稳安定的生活,能够活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愿意为了后代受苦去造长城的不敢说没有,但是都来看YY文的大家,我想在这两种选择中结果也明显了。

一定要说愿意选择始皇统治的,那么我觉得也没好说的,嘴硬成这样那么说什么都没用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说的愿意生活在谁的统治下,和某人行不行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我只想说,能够让更多人爱戴、支持,这本身就是极高的能力。

【】.回到评论的本质,也是最后一段话。

我知道拿秦始皇和刘邦对比肯定有很多人不快,也可能会流失读者,但我这样写才能证明刘邦没有想得那么差,他不比秦始皇差多少,至于谁更强这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所以,我希望大家别再就着刘邦人品、能力什么的去鄙视、看不起了,我就写一个同人小说,没必要针对历史给我争吵。

我还看到过貌似有人评论区有过这种形式地对话。

A:刘邦历史上多么多么渣,不如fa里的谁谁谁。

B:fa谁谁谁的历史原型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A:这是fa,设定按照fa看。

所以fa可以魔改,我就不行?

认为我这本书写得怎样你们有自己的想法,有人喜欢吃臭豆腐和酱瓜,也有人视这种食物如糟糠一般,所以我不对自己的作品做评价。

至于刘邦的描述,我大部分确实还是照着刘邦的生平和赤霄神话去写的,毕竟这种东西改太多就不是刘邦了,我只是单纯地描述其生平,然后抹除其品性上的缺陷。

其实我这种写法和征服王的塑造有区别?

历史夹杂着自编神话(自行编造赤霄神话、自称神之子),然后剔除性格缺陷,放大优点,这描写就有问题了?

如果这样还能吵吵吵的,我想说我就是写小说的,满足所有人我确实没这个能力,我不是超人,而且不认为超人就能让你们所有人都满意。

从三点写到快七点了,整整六千字我也倦了,该解释的、能解释的,从历史角度、动漫角度,乃至于我小说的角度我都阐述了一遍原因,也没有什么好继续说的了。

所以,我希望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我要睡了。

最新小说: 大明:嘉靖修仙啦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年轻气盛八皇子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武成年后 极品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