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北元屡侵边境,太祖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纲领。
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
-
大明帝都·大本堂
大本堂即是宫中藏书之处,也是皇室子弟读书之所。
秦王朱樉被夫子点名,起身背诵《论语·为政》。
“子曰:诗三百,一……”
朱楧因年纪尚幼,加之喜静,便被李夫子安排在后排角落。
听到李夫子点名时,朱楧叹了口气。
心想大哥跟二哥明明一母同胞,这么差距这么大呢。
一个聪明睿智。
一个铁憨憨。
还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一言以蔽之,邪思无,哦不,思无邪……”
高坐授课的李夫子也是听不下去了,手持教尺,走了下来。
朱樉自小便怕师长,一见李夫子下堂,心里就有些害怕。
这一怕,之后的内容也就记不住了。
即便有人在旁边小声提醒,也什么都听不见了。
“伸手。”站在朱樉跟前的老者,面无表情。
朱樉只能颤颤巍巍的抬手。
紧接着,教舍里传来啪的一声。
站在外头的朱元璋忍不住说话,“这老匹夫,怎么又打老子儿子。”
站在一旁的太子朱标失笑。
“晋王殿下,该你了。”
朱棡起身,朗声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李夫子点点头。
“燕王殿下,接下去。”
教舍鸦雀无声。
李夫子睁眼看向朱棣的位置,哪儿空空如也。
“燕王殿下不在?”
“老师,四哥昨晚苦读到半夜,今早请假。”朱楧还能怎么样,只能先站起来,拍未来永乐大帝的马屁。
李夫子虽说已经白发苍苍,但他神采奕奕,眼睛更是毒辣,“汉王殿下,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上一句。”
朱楧知道,这是考校他的功课了。
不过好在,《论语》已经背下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李夫子抚摸长须,问:“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