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翌日天亮。
朱楧身着劲装,拿着一柄木剑在庭中练剑。
刚练了一半,他就发现宫中侍卫太监到处乱窜。
“你,过来。”朱楧停下,开口叫了一声。
被叫住的侍卫过来。
“这是怎么了?”
“回殿下,燕王殿下留信出走。”
朱楧:“……”
朱楧摆摆手,侍卫退下。
侍卫一走,朱楧便重新举剑继续。
朱楧穿越过来也有三五年了,之前他一直苟着,即便有出格的,也都不是第一人。
就说蹴鞠,在他之前,朱椿可是朱家蹴鞠第一人。
如今他这手剑法,也是翻书看来的。
宫中无隐私。
朱棣前脚离宫,后脚就在军营里被打了四十军棍的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
朱楧听到这消息时正在书房练字。
练字的手一顿,忍不住确认:“你刚刚说什么?四十军棍?!”
“是呀殿下。”
“……”朱楧是真的没话说。
朱棣不想娶徐达的长女,跑出皇宫,转头又借了秦王府护军的名头,去了军营。
好家伙,还是徐达的军营。
朱楧想,他的女儿要是被女婿这么嫌弃,还自己跑来他手上,不好好收拾收拾,都对不起他自投罗网的勇气了。
“行,知道了。”
朱棣不在大本堂的日子,朱楧便被李夫子额外照顾。
也正是因此,当朱元璋问起皇子们功课的时候,李夫子每每夸赞朱楧,说他勤奋苦读,废寝忘食。
这日,朱标也在。
李夫子夸完了朱楧,在朱元璋的示意下拱手退下了。
“老大,你说说,老十四这功课都远超他那些哥哥们了,要继续在大本堂,反而有些不大合适了。”
“爹,李先生要兼顾诸位弟弟们的功课,十四弟平日也都是坐在后排自学的多,要这样下去,确实会耽误十四弟的学问。”朱标说着,顿了一顿,“不如这样吧,叫十四弟到儿子的文华殿去读书,爹您看如何?”
“老大,这文华殿是你读书的地方,让老十四过去……”
“爹,十四弟聪慧,而且天下大儒多数都在儿子的文华殿里。”朱标自小也是名师启蒙,册立太子之后,更是得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谕德,将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刻在朱标骨子里。
也正是如此,朱元璋才有所犹豫。
文华殿教的,乃是帝王之道。
十四将来是镇守一方的王爷,学帝王之道,终究还是不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