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秦庸轻抚胡须,很是满意。
同为太子谕德的张昌也开口提问:“敢问殿下,何为修身在正其心者?”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朱楧答复冷静自若,口齿清利,叫一众太子宾客,太子谕德都颇为认同。
“汉王殿下,已经读完了《论语》与《大学》,接下去要看什么书?”
“《中庸》。”
朱楧看书的速度快,何况《中庸》他也已经翻过一次了,全文字数也不过四五千字,多看几回,他也就能背下了。
背下来是这世道的读书人基本操作,接下去还得读懂文章的释义,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是什么,想要传达什么思想。
朱楧被这群东宫属官考校功课之后便被丢在一边,他手里也是多了本书。
正是他刚才说的《中庸》。
还是李恒拿来给他的。
有书在手,朱楧也不嫌弃。
只是看书的空隙,竖起耳朵,听东宫属官为朱标讲学。
不得不说。
一个个的引经据典不说,还借古讽今,要没点文化素养,连对方骂自己都听不懂。
朱标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待这些富有才学的东宫属官向来都是以礼相待。
故而,这些属官都是拿前宋君王当反面教材。
尤其是宋徽宗与宋钦宗二人。
朱楧觉得。
这俩纯粹是被吓破了胆子。父子两个,一个德行,一个比一个优柔寡断,都是废物。
尤其是宋徽宗,他不否认宋徽宗是个艺术型人才。
但他的身份,不准许。
身负家国重任,即便行事轻佻也就罢了,偏偏喜欢声色犬马,无心政务。
要不想处理政务,那就把皇位让出来,占着茅坑不拉屎。
朱楧在文华殿一待就是一上午,午膳也是在东宫,与朱标一起用的。
作为兄长,朱标也是最看重弟弟功课的,“感觉如何?可有什么不懂的?”
“大哥,我并没有不懂的地方,只是觉得今日东宫怎么这般冷清?雄英与允炆我大早就在坤宁宫见到,只是眼下怎么也没有看见小嫂?”
“你小嫂的母亲病了,出宫省亲去了。”
“出宫省亲?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没听说。”
“前两日的事儿了。”朱标用公筷给朱楧夹了个鸡腿,“吕氏不愿意说,你自然也不知道。”
朱楧恍然大悟。
转而问起他大哥的嫡三子,朱允熥。
“你小子想带他出去玩?”
“大哥,雄英与允炆不也是我带着出去玩的,再加允熥也没什么。”
“……允熥前两日受了风寒,吃过午膳就喝药睡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