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这是父亲近些年来收养的军中遗孤,如今有几个年纪大了,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
“臣女想跟娘娘讨个恩赏,给他们谋个营生。”
徐妙云这个涉及国策,即便是马秀英也不好直接答应。
“四嫂,此事涉及国政,娘还得与爹商量过后才行。”朱楧可是记得,他便宜爹立国之后就定下了规矩。
军户子弟,只能是军户。
要想脱离军户,可不就得上面的人开口,给他们更换户籍么。
徐妙云出宫不久,马秀英就派人去把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请来。
“儿臣参见父皇,臣弟见过大哥。”
“小子,一口鸡汤味。”朱元璋一走进就看见矮桌上的盅。
“爹,灶上还有。”
朱元璋被噎了一下。
伸手指着朱楧的鼻子说:“你小子是皮痒了?”
“爹,娘找你来可是有事的。”说完就往朱标身后一躲。
朱标也自然为朱楧说话,“爹,十四说的是,娘找您有事的。”
“你这兔崽子。”朱元璋也不是真的动怒,只是想调侃调侃朱楧,没想到刚开了口,对方不接招,还躲起来了。
“你先看看这个。”马秀英说着将那份名单递了上去。
朱元璋拿到手时就觉得这人还真是不少。
“营生。”
“你自己订得规矩,这些孩子都是军户子弟,代代只能从军,妙云说了,这些孩子自小就是养在庄子里,做的都是农活。”
“也有个别脑袋灵光,请了私塾,启蒙读书,现在要是让他们入行伍,那不是赶鸭子上架么。”
“父皇也是带过兵的,也知道军中陋习,像这等将士遗孤,多是会被主将收为义子,充作爪牙。”
“这个陋习用的好。”朱元璋将名单放下,“朕听说蓝玉在军中,是不是也收了不少义子,有名有姓的就有上百。”
“回父皇,确有此事。不止蓝玉,军中公侯,多是如此。”
“好一个上场父子兵。”朱元璋也想到自己早些年收的义子,结果还不是在他登基之后,就让他们认祖归宗了。
如今不是镇守一方,就是戍边,想见一面都得过上大半年。
“他们怎么就不学学天德。”
“父皇,儿臣觉得,这主意可能不是徐达叔出的。”朱楧从朱标身后探头出来,“十之九,出自四嫂。”
朱元璋也反应过来。
“她一个女孩子家家……”
“女孩子家家怎么了,你也不听听她将老四那几句话。”
“她讲老四,那不正是一家人。”朱元璋心里高兴,想着这才是他们朱家的儿媳妇。
“敌体,既是一体。劝改,则在一个改字上。徐家大妹子的意思是说,她跟老四是一家人,这笔账,她要跟老四慢慢的算。”
“瞧瞧,这才咱们家的儿媳妇,都这些天了,总算是碰上一件高兴的事儿。”
朱元璋喝了个茶,突然想到了吕氏的父亲。
“老大,你老丈人吕本是不是还在刑部?他原本不是在中书省么。”
“父皇,岳父通知律法,在刑部最为合适。”
马秀英也说:“听闻吕氏的母亲前些时日病了,今个儿大早就到我这儿请懿旨,要出宫省亲。”
“请御医了没有?病情如何?”朱元璋话锋一转,问朱标:“你怎么也不说说。”
“已经叫太医院的太医跟着儿一块回去了。”
“父皇,母后,不是儿臣不说,是吕氏不愿意。”朱标也是哭笑不得,“吕氏说近些日子宫里宫外事情太多,她不想叨扰父皇和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