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得,交给你娘就成了,你爹我还是喜欢你娘熬的粥,那才是绝顶美味。”
朱标与朱楧早就习惯了朱元璋突如其来的秀恩爱。
至于当事人的马秀英更习惯了,都由着朱元璋去。
“娘,这做法,等会儿儿子叫人来与您说说。”
马秀英笑问:“这主意不是你出的么,怎么还要问别人?”
“娘,我这就出了想法。”
马秀英听了,也是一笑而过。
吃完饭后,朱标便问起朱楧的功课。
这段时日因朝中更换丞相,遗留了不少政务,朱标难免占了不少精力,也就没空闲管朱楧的字帖练的如何。
“大哥,我这都练好了。”朱楧半点都不慌,他可是练完了的。
“真的?拿来我瞧瞧。”
朱楧只能叫鱼当去取。
“大哥,先说好,看了不准生气。”朱楧觉得,自己虽然已经写好了,但他自认的好,跟他眼里的好,那是两回事。
“你小子要是有进步我就不骂你了。”
朱元璋夫妇也是乐得清闲。
老大长大后管束弟弟们,着实给他们减轻不少负担。
还拉近了兄弟情谊。
一举两得。
鱼当拿着宣纸进来,朱标翻了翻,脸色那叫一个无语。
隔了老半天,朱标才挤出一句:“你小子……算是没什么天赋。”
朱楧摊手,很无奈的语气:“我也这么觉得。”
别说朱标觉得欠扁,朱元璋夫妇也是这么想。
“你小子没有天赋,那就更应该苦练。”朱元璋说着,示意朱标将宣纸递过来给他看看。
一拿到手,定晴一看。
好家伙。
真是好家伙。
“老十四,你这字,跟端正二字真是,搭不上边。”
马秀英也接过去看了一眼。
“比起几天前,倒是进步了许多。”
朱楧:“……”
他并没有被安慰到。
“爹,娘,这笔软软糯糯的,写起来是真的费劲……”朱楧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为自己挽回一下颜面的。
“你小子,这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千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费劲的东西。”朱元璋笑骂:“你大哥是怎么跟你说的?”
“大哥叫我先不要看别的书了,先好好练字,什么时候能看得过眼了,再继续读。”
朱楧觉得自己出宫的机会渺茫了。
“你小子是不是有话要说。”朱标见朱楧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忍不住问。
“呃……就前两天,跟蔡国公的孙子张昂比试,他输了,我就想让他带我出宫,看看应天京师是何等模样。”
朱标听了这话,转而看向朱元璋。
皇子不得私自出宫的规矩是老爹定的,要想出宫,得得到老爹点头才行。
“你与他比了什么?”
“骑射,还有剑术。”
“都赢了?”
朱楧点头:“都赢了。”
朱元璋连说三个好字。
“不愧是咱的儿子,连仁辅的孙子都赢了!”朱元璋满脸自豪,“老十四,你且说说,为何想出宫。”
“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出去看看,只有这样,心里才有概念,才能明白书上写的是什么样的东西。”
“父皇,儿臣以为,十四弟所言在理。”朱标拱手道:“弟弟们将来就藩,要知民生。”
“不知民生,又如何知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