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繇显然没想到,饶恕张英,会换来他的誓死效忠,从而激活系统。
看到脑海中的几个小红点,强忍着点开的冲动。
反正跑不了,先看看眼前这帮人有没有御敌方案。
刘繇看了一眼左侧众将,只见几人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得嘞!毫无意外,这些人是指望不上能出什么主意了!
于是看向右边的许劭、孙邵、滕胄等人。
许劭,少有盛名,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月旦评”的组织、发起人。类似于现在的国家认证机构,只要经过他评论过的人物,身价立马翻倍。最著名的当是他评曹操的那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对其他人的评论暂且不论,这句评语不得不说:到位!
“子将(许劭字)先生,不知有何看法?”
许劭思索片刻,说道:“孙伯符年少丧父,有其父统兵之能,既能骁勇善战,又能结交名士。当为一时豪杰!此次东渡而来,一战而定士气大涨,如今驻扎丹阳境内,想来会先在丹阳稳固根基。而我军新败,可趁此时机提升军队士气!”
刘繇点点头,不愧是搞点评的,分析人物就是有一套。
然后看向孙邵。这位在自己败亡后,投降孙策,最后坐上东吴第一任丞相的同乡。
这位能在孙权时期,力压张昭、顾雍,坐上第一任吴国丞相。不管怎么说,应该有其独特之处。
毕竟,张昭按资历,一开始就辅助孙策,为其平定江东的出谋划策;在孙策临终前更是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嘱托之语,可见张昭在东吴的地位。更何况张昭本身政治才能,在整个三国都算是顶尖存在。
顾雍则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在东吴算得上根基深厚。属于孙权的绝对亲信。
只见孙邵接道:“子将先生说的有理,孙策所将之兵,皆是真刀真枪上过战场活下来的,特别是其父孙坚留下的精锐,跟随孙坚转战千里,算的上是真正的百战精兵。而我方将士,常年驻扎在江东,郡内常年安定,并无大战。将士更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对上百战精兵,胜负立下!因此,我军应趁此时机,抓紧操练士兵,重整兵马,做好随时防备!”
其他人听后,皆是点头称是。
刘繇满意的点点头,分析的很不错了。
战场上,胜负从来不是士兵的多少来决定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在少数。
在后勤保证的情况下,胜负取决于将帅的临机决断能力,更取决于士兵的作战能力。孙策骁勇善战,麾下将士战场经验丰富。绝不是自己麾下这群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所能比拟。将士见过血跟未见过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就目前双方战力一对比,自己虽然士兵数量略大孙策,然而从将领到士兵,整体能力上来看,自己被按在地上摩擦是迟早的事。
刘繇心中郁闷,现在自己手上也没有可以抵挡孙策的将领,暂时只能防守!
随即下令道:
“樊能、于麋整顿麾下兵马,随时做好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