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结束,我一定要好好的重赏赐与他!!”
看着隆正帝一脸兴奋的样子,太监将手中的信报摊开,接着说道:
“陛下,还有。”
“这贾郎将在得知京中危机,当时就命令部下急行军赶回京城。”
“没有做任何停留!!”
“看这样子,估计明日就到!”
隆正帝缓缓从榻上站起,走到太监面前拿过那份捷报,
仔细的看了一会儿后,对着屋内的大臣说道:
“他要是解决京城危机,我封他卫国公可好?”
“你们认为呢?”
卫国公,虽然是三等爵,但级别却是正一品。
这种册封基本就到了册封的顶头,要是解甲归田,过养老生活倒是没什么。
但贾玙还这么年轻,这要是以后还立功,这咋封册。
难道给他割地为王!?
想到这里,这群大臣坐不住了,纷纷上前说道:
“陛下,此事还有待斟酌!”
“贾郎将现在军中任职,恰是少年时,这种册封怕是有些不妥。”
“臣附议,贾郎将虽有高功,但年纪尚小,许多事情没有经历过,册封国公确实不妥!”
“请陛下再作斟酌!!”
隆正帝听到这些反对的话语微微一笑,
册封国公他确实不会,贾玙这把刀他现在还没有用,自然不知道会不会割手。
若是割手,那估计就这么一遭便打入冷宫,身死道消!
若是顺手,那以后便是平步青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众爱卿说的在理!”
“是朕糊涂了,这册封之事我再斟酌斟酌。”
听到隆正帝松口,这些大臣内心不由的一松。
不过他们也从这件事情事情中,察觉到了隆正帝的态度。
贾玙突然的出现是他们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毕竟贾玙出现的时间,是在隆正帝登基之后。
那么他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成为隆正帝的有用之人!
这一点,是这些大臣们不想看到的。
有用的人,就意味着权力的分散,资源的倾斜,以及天平的变动。
作为辅佐太上皇的人,他们心里装着的一直都是前朝的事情。
说的难听点,他们就是当朝最大的反臣。
嘴里念得心里想的都是太上皇。
但现在隆正帝却不得不用他们,毕竟要重新培养能接洽的人,还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
只要他们表面上过的去,隆正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着太上皇死了,再大刀阔斧的下手。
痛是痛了些,但可以立马见效。
可现在有了贾玙,事情就开始变得不同了。
原本不能实施的计划,现在可以借贾玙之手大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