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秦:开局我让秦始皇跟我去造反 > 第二十九章 谋国之言(求收藏,求鲜花)

第二十九章 谋国之言(求收藏,求鲜花)(1 / 2)

淳于越道:“你只管说,此事只存在于这件书房之内,老夫以读书人的名节担保,出此书房,绝不再提。”

能够让当世大儒说出此言,很是难得。

赵渊看了淳于越和秦始皇一眼,点头道:“我也曾读过一些史书,对此事也经过一番思考。”

“始皇陛下一统六阂,让天下再无战乱,百姓安居乐业,让圣人所言‘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只是读书人的一纸空谈。”

“如此丰功伟绩,却是让六国余孽不停作乱,战乱虽然没了,但是百姓的生活并未改变,倒是严重的税赋,让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淳于越听着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秦始皇也是一言不发,相比于淳于越,颇为平静。

赵渊继续说道:“出现这些,在我看来,并非是始皇陛下无能,只是御下有一些臣子只图一己私欲罢了。”

“设郡县,确实可以避免商周分封造成的诸侯割据之局面,但是我大秦刚一统天下,百废待兴,诸如齐楚等地,相距国都甚远,若只是一方郡守县令看守,与皇室安危不利。”

“当然分封制弊端巨大,随着血亲之间的联系减少,诸侯封国,整个华夏,又将回到诸国混战之中。”

“在我看来,当以郡县分封并行!”

“数年之后,大秦国力昌盛之时,一纸推恩,将各大诸侯的封地在下分与他们的子嗣,用不到十年,分封便可消除,郡县也可全面推广,如此一来,何乐而不为?”

一旁的秦始皇突然笑了起来。

当初大秦一统之时,诸多大臣建议分封郡县并行,但是为何自己会选择李斯一人之言。

并非是自己信任李斯,而是两者都反复的思考过,就是因为无法解决分封诸侯所带来的弊端,所以只能选择这个与当下大秦并不利的郡县制。

在别人看来,秦始皇是宠幸李斯,但只有秦始皇自己知道,他也是无奈之举。

而现在,赵渊此时分明就是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弊端,而且那一纸推恩令,更是完美的解决了秦始皇心中的为难。

说出这些,赵渊倒并没有骄傲,依旧虚心道:“依夫子之见,除此政治之外,大秦如今如何?”

淳于越道:“经过一统六国之战,国朝缺钱,百姓疾苦。”

短短几个字,说出了大秦的现状。

缺钱!

其实无论从哪个朝代来说,国家都是缺钱的,为何缺钱?还不是因为人民的生产能力比较低下。

国家没钱怎么办,好一点的君主便会想办法减少支出,反之则会增加税赋,当然结果就是更加民不聊生,等所有的百姓都活不下去的时候,农民起义这个时候就理所当然的产生了。

赵渊道:“学生不才,愿给先生举两个例子。”

淳于越抱拳:“愿闻其详。”

赵渊道:“当下归根结底,还是百姓的生产水平太过低下,一年所产作物,还不够国家所征收的税赋,但是国家的运转,税赋有不可免除,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便是大力发展百姓的生产能力。”

淳于越沉默不语,自己作为儒士,对此理解并不深刻。

赵渊继续说道:“第二,则是资源再次分配。”

淳于越疑惑:“何为再分配?”

此时淳于越感觉自己此番并不是来教导公子渊的,而是来受教训的,不过作为有名的大儒,在知识面前还是能够保持敬畏的态度。

赵渊道:“天下的土地、财力、房屋、庙宇等,都再次分配。”

“尤其是土地,战国之时,为何民怨四起,还不是因为土地被地方士绅和贵族兼并,百姓无地可种,怎能不怨。”

淳于越道:“我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开阡陌,百姓自然是有田可种。”

最新小说: 大秦:小圣贤庄当儒圣,无敌天下 让写骨气,你写大明风华燃爆全场 直播科普恐怖复苏,国家疯狂打榜 综漫:继承宇宙,开局收留流萤 大晋落魄皇子有了智能系统 四合院:火红年代,从八岁开始 重生:从原神开始 三国杀:牌局通万界,古人玩疯了 我,海瑞转世,开局硬刚李达康 盗墓:破防了,老爷子超凡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