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章 论汉末的忠君思想(2 / 2)

“不辛苦,不辛苦,为荀大人办事,是应该的。”信使连忙说道。

郭航点头:“文若有没有话要交代的?”

信使想也没想,一脸恭敬的回道:“荀大人让小人转告二位大人,他说二位若是有意相助曹将军,还希望二人能速速过来兖州。”

“没其他事要说了?”郭航又问。

“没了。”信使一脸卑微的回应。

“行了,行了,你可以走了。”郭航挥了挥手,示意信使离开。

待信使走后,郭嘉关上房门,握住郭航的手,“扬帆,你真打算投奔曹操?可别一听别人打算重用你,就想也没想,屁颠屁颠的就过去了。”

“有可能别人只是画了个大饼而已,你可别信以为真了。”

想到郭航一意孤行投奔刘备,然后狼狈而归的经历,郭嘉真的怕郭航又干出这种事。

毕竟他是有前车之鉴的!

一个人投效的主公越多,那他的名声就越臭。

因为大汉是以儒家学说来治国的。

而儒家学说非常讲究忠义。

忠字当头,义字当先。

忠、孝、勇、恭、廉,忠还排在孝的前面!

一个人越忠义,那他的名声就越好,就越受到人的追捧。

而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讲究忠义,那就会被世人唾弃。

可以参考吕布。

虽然这在现代人看来是病态的,但在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因为皇权至上,皇帝为了维护,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必须要给所有人都灌输忠君的思想。

忠君爱国,忠君在爱国之上。

天、地、君、亲、师,君也就是皇帝、也可以是主公,君还在亲之上!

而郭嘉真怕投一趟曹操又不满意,那么他们的名声可就臭了。

为了防止这种意外发生,郭嘉必须好好问一下郭航,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不是说着玩的。

毕竟这事关他们的前途,不是小事。

郭航也没有让郭嘉久等,沉吟了一会,咳了两声,说道:“奉孝啊,我让你一同去曹操那里,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可没看出来。”郭嘉打岔道。

“咳咳,别吵,听我说完。”郭航略显尴尬,然后继续刚才的话题,“曹操此人虽然名头没有袁绍袁术这些人响亮,但此名头却不代表一切。”

“此人行事颇有枭雄风采,一怒而伏尸百万,而且他知人善任,麾下也并非都是士族之人,比如于禁、乐进、李典等人,而这些人也一个个都崭露头角;

可想而知,他并不像袁绍等人,是个只看家世背景,不看能力的人;

而且此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屠城时铁血冰冷,蔑视众生,似乎是一个冷血的人;

但他偏偏又作了一首《蒿里行》,诗中表达的东西,明明是憎恶董卓作乱,渴望天下太平,最后一句,更是表达了对那些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百姓,表达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

“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个人,难道奉孝不想去了解他吗?再说了,连荀文若这么精明的人都为他效命,说明曹操确实不是一般人呀。”

最新小说: 神级花匠 一品炼丹术师:邪妃宠入怀 重生BOSS撩妻忙 镇南王惊遇:四个缩小版的自己 全网求我别锤了,再锤行业没了 覆西游 战车纵横 修仙归来,我穿书成了大反派 贵女谋嫁 于归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