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
“荀彧!”
在听到秦牧说出荀彧这个名字时,戏志才与曹操皆是惊呼出声。
荀彧。
荀文若。
出自颍川最为盛名的荀氏一族,其祖父荀淑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被世人冠之以“神君”之称。
此后。
荀淑为荀氏家族培育了位才华横溢的后代,被誉为荀氏龙,名动九州。
其中又以荀爽最为出众,被誉为荀氏龙,慈明无双。
其才华让董卓都为之倾倒,用三个月将其从白身提拔为司空,位列三公之位,足见其人。
而荀彧作为荀氏家族中最为出众的后辈,为年少时就名动一方,被南阳名士何颙称赞为“王佐之才”。
曹操对于这样一位王佐之才,自然是垂涎三尺。
可是荀彧这等世家大族子弟,早早的就举孝廉,为守宫令。
在董卓入主京师之后,荀彧就带着宗族之人北上,前往冀州寻求韩馥的庇护,被袁绍奉作上宾,这也就彻底断了曹操的念想。
“子唯。”
“你也是从冀州而来,应该知道荀彧被袁本初奉作上宾,敬护有加,眼下怕是已经成为了袁本初的谋士。”
“你现在提及此人,难不成你还想让他来帮我们游说程昱?”
想到荀彧这样的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曹操也不禁有些郁闷,开口调侃起来。
“不错。”
“那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氏一族在士林中的名望颇高,若能得此人辅佐投效,定能助主公乘风化龙。”
“唉。”
曹操先是眼睛一亮,随后又变得暗淡无光,有些颓然道:“太迟了,眼下荀彧已经投奔了袁本初,我没有机会了。”
“子唯。”
“你方才说要我帮忙,莫非你有办法能够为主公拉来文若?”
戏志才却是看着秦牧若有所思,秦牧既然会提及荀彧,那必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所把握。
只是他实在想不通,让荀彧弃袁绍,而投曹操的理由是什么?
即便戏志才很是认可曹操的能力,可眼下只有一郡之地的曹操,根本就没有与袁绍相提并论的资格。
“自董卓把持朝政以来,汉室将倾,天下豪杰并起,乱象丛生。”
“在这乱世之中,非但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亦寻求明君辅佐。”
“袁本初外宽内忌,任人唯亲,麾下文臣武将勾心斗角,虽有才而不能尽其用,不堪入目。”
“明公外易而内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麾下文臣武将各司其职,才尽其用,当世明主也。”
“荀彧既然有“王佐之才”,我断言他不会选择袁绍这等昏聩之主出仕,而是另寻明主。”
“而我听闻志才与荀彧素有交情,明公可书信一封交给志才,再由志才去一趟冀州,将此信转交给荀彧,相信他定会弃暗投明,投奔明公。”
“哈哈哈…”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子唯也!”
曹操虽然有些不信秦牧的说辞,可听到秦牧把袁绍贬的一文不值,又把他捧得如此之高,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
若非是顾及自己主公的形象,那曹操必然要手舞足蹈了。
“如此比较一番,明公却是要比袁绍高出一筹,或许文若真的愿意弃暗投明,投奔到主公的麾下。”
戏志才却是低头沉吟了片刻,随后回忆了一下荀彧的性格,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秦牧之言并非是信口开河,这一切是具备一定的成功性。
“此话当真?”
“志才,你该不会是与子唯串通好了,一起来蒙骗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