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荀彧、荀攸、程昱、刘晔、毛玠这些刚刚投效曹操不久的谋士,无疑是最为好奇秦牧接下来的回答。
毕竟秦牧先是被袁绍给赶走,铺天盖地的脏水随之扩散,甚至被冠上了无能谋士之名。
紧接着。
秦牧又南下投奔东郡曹操,被曹操高调的请入城中,成为了其麾下的一位谋主。
他们在来之后就听闻了种种关于秦牧的传闻,说他又经天纬地之才,能够预知未来的远见卓识,才略不亚于“王佐之才”的荀彧。
这前后的强烈对比,巨大的落差感,也让他们十分的好奇,秦牧到底是名副其实,还是言过其实?
是否真的像其他人说的那样,能够凭借着蛛丝马迹,就预知未来的事情。
感受到众人投来的目光,秦牧却是淡定的出列,嘴角微微上扬:
“明公。”
“眼下的时机尚未成熟,还需让青州黄巾在肆虐一段时间。”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任谁都没有想到,青州黄巾已经施虐兖州,连兖州刺史刘岱都死在了黄巾的手上,可秦牧却说时机还未到?
曹操也是有些傻眼了,一切都如同秦牧之前预测的那般发生了,兖州刺史刘岱死了,世家大族前来求救。
可谓是是万事俱备,只等曹操出兵了,就可以入主兖州了。
可这时候秦牧来上一句,时机尚未成熟,这让曹操有些嘛了。
“子唯。”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还有哪里准备的不够妥当?”
“大义!”
“眼下若是出兵击退了黄巾,明公固然可以入主兖州,可这始终缺少了朝廷的名分,在大义上就弱了三分。”
“待青州黄巾之危解除后,只怕某些世家大族会生出二心,徒生许多事端。”
“我听闻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与明公最为要好。”
“何不让他们二人联络兖州治中、别驾等大小官员,联名上书朝廷,正式册封明公为兖州之主。”
“如此一来,明公为朝廷任命的兖州牧,在出兵击溃青州黄巾,岂不是名正言顺的入主兖州,尽得兖州民心?”
秦牧说这些可不是无的放矢。
在历史上,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所杀,曹操随即在鲍信等人的拥护下,成功入主兖州,击溃了青州黄巾。
可之后却只得了一个镇东将军,反而是任命金尚为新的兖州牧,最终曹操不得不派兵驱赶金尚,强行的霸占了兖州,失去了大义上的名份。
这也为后来的陈宫等名士迎接吕布入主兖州,埋下了伏笔。
如今秦牧成为了曹操的谋主,那自然要杜绝这一个小隐患。
听到秦牧这么一说,曹操也是欣然接受了这个意见,连忙让人去联系张邈与鲍信,让他们二人去组织此事。
当然。
曹操也没有因此而放松,反而是动员了三军,让他们整装待发。
又命荀彧准备筹措粮草辎重,先行前往寿张,与鲍信军进行汇合。
当议事结束之后,已经是日上三竿了,秦牧正要离开,却是被后面赶来的荀彧给拦了下来。
“子唯。”
“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还望子唯能够替我解惑。”
“虽然可以推断出青州黄巾会南下兖州,可你缘何断定刘岱会死于黄巾之手?若是他坚守不出,又当如何呢?”
“只要青州黄巾南下劫掠兖州,那刘岱无论他是坚守还是统兵作战,他的结局都已经注定了,不是吗?”
秦牧没想到荀彧拦下他,就是为了问这么一个问题。
“受教了。”
荀彧先是愣了片刻,随后认真的对着秦牧拱手一拜,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