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距离亢父城外不远处的官道上,一彪人马疾驰而来。
一杆“曹”字大旗在半空中张牙舞爪,熠熠生辉。
一众披甲执剑的锐士,浑身上下散发着煞气,尽显王者之态。
他们正是在封丘、襄邑连战连捷的曹操大军。
原本曹操想着大军刚刚击溃袁术大军,想着在襄邑休整之后,再以大胜之师回援任城的曹仁。
可军师秦牧却是向曹操献策,想要出其不意,打陶谦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
曹操采纳了秦牧的计策,马不停蹄的率领大军回援任城。
“先生。”
“这陶谦当真会打开城门,放曼城他们入关吗?”
于禁作为曹操麾下最早投效的将领,凭借着出众的能力,逐渐的成为了曹操所器重的大将之一。
在得知秦牧献出的计策之后,尽管已经见识到了秦牧的谋略手段,可在计谋尚未成功之时,他对于秦牧这一次的计策抱有一定的疑虑。
于禁这么一开口,也引来了一众武将的注意。
毕竟能够在这时候靠近曹操的武将,可不是什么酒囊饭袋,或多或少对兵法谋略都有所涉猎与见解。
而这一次秦牧所献之策,他们也与于禁一样,有着同样的疑虑。
“自然!”
秦牧信誓旦旦的点头,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先生。”
“如果陶谦执意要验明他们的身份,为何要放他们入关,还望先生解惑?”
眼见秦牧如此的信誓旦旦,斩钉截铁,于禁也是挑明了自己的疑虑。
想他于禁也是饱读兵书、通晓军略的骁将,此番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秦牧这一次的计策存在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城下袁军众人的身份问题。
亢父城城郭坚固,易守难攻,陶谦占据这样一座坚城,面对突然出现的袁术败军,必然会验明来者正身。
如此一来,作为曹军假扮的袁术军,自然就存在暴露的危险。
在场的武将闻言也是暗中点头,显然于禁的担忧也是他们所忧虑的。
“呵呵…!”
“于禁将军的担忧确有道理,但要验明正身,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我们需要再给陶谦施加压力,让他没有时间去验明正身。”
说罢。
秦牧没有再向于禁解释,反而是笑吟吟的看向了一旁的夏侯惇,道:“元让,可都准备妥当了?”
“夏侯惇?”
秦牧突然间点到了夏侯惇,于禁等武将也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夏侯惇,眼眸中皆是带着几分疑惑与不解。
这说的正是关键之中,怎么又扯到夏侯惇身上了?
“呵呵…”
“先生尽管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夏侯惇先是扫了一眼疑惑的众将,随后乐呵呵的点点头。
在众人疑惑的眼中,独自带着一飙人马疾驰而去。
……
另一边。
袁术麾下?
得知城下出现了一支袁术败军,陶谦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
来的是袁术麾下的前锋大将,却不是袁术亲自领军。
这就意味着,袁术真的如同消息中那般,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这对于陶谦这个盟友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噩耗。
“走,一起去看看。”
陶谦深吸一口气,带着一众文武前往城关之上。
陶谦带着众人来到了关上,随之就看到了城下的一众人马。
丢盔弃甲,面色惶惶,俨然是一群败军之将。
陶谦脸色逐渐凝重,沉声问道:“城下是何人领军,速速上前搭话。”
“袁术将军麾下前锋,在襄邑遭遇曹军埋伏,被曹军一路追杀到此,恳请使君速速开城,放我等入关。”
从一众败军中走出一骑,对着城上的陶谦苦苦哀求。
声泪俱下。
“我且问你,你军人数远胜于曹操,又有匈奴残部作为爪牙,为何会连战连败,又为何要从东门突围?”
面对城下哭述的袁术前锋,陶谦却是没有轻易的就放他们入关,而是继续追问起袁术大败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