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穿越回大唐,我打造最强帝国 > 第十三章 薛大是个人精?(求收藏)

第十三章 薛大是个人精?(求收藏)(1 / 1)

崔珲的《三国演义》越讲越长,盐场的制盐效率也越来越高。

薛万彻每隔十天往中军大营送一次盐,每次一万斤,如今已经是他送的第七批,再跑三趟,他大哥交给他的制盐任务便算完成了。一想到李二陛下只让采盐十万斤供右卫使用,月底就必须把盐场交给盐院,薛万彻就心痛不已。

刚走进中军行军副总管大帐,他就见看见自家大哥薛大独自一人端坐案后。

薛万彻赶紧上前参拜:“右军副将薛万彻参见薛副总管,朔方盐场一万斤盐已经足额缴纳,不知薛副总管还有何吩咐?”

军中无兄弟亲眷,只有上官和下官。

薛大抬头看看自家兄弟,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薛万彻见自家大哥瞅着自己不放,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自己大哥。

薛大疑惑地打开,却见里面包着一张油饼,两面金黄。

看着薛大把油饼吃完,薛万彻开口问道:“阿兄,这油饼味道如何?”

薛大随口说道:“不错,又是崔小子做的?不是阿兄说你,有做吃食的功夫你们多采点盐不好吗?眼看朝廷规定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你们少采一斤盐,咱们右卫就要少一斤盐的好吃。你以后是要长期呆在右卫军中的,这点主次都分不清楚?”

薛万彻慌忙解释道:“阿兄,这是崔兄弟特意为我军做的军粮。咱们大军行军在外,来不及吃饭就只能干吭几口锅盔。锅盔又硬又干,好多将士们吃了都消化不良。崔兄弟便教了大家如何做羊汤,做油饼。行军赶得急了,吃两口油饼喝几口水就能垫垫肚子。而且这种油饼美味还耐放,崔兄弟说就算是大夏天也能保证半个月不坏。”

薛大眼中亮光一闪:“当真如此?”

薛万彻回答道:“阿兄,我亲自试过,油饼晒干放进袋子里起码能一个月不坏。而且用水一泡就能吃,还没有任何异味。”

“如此军粮,崔小子拱手献给朝廷,就没有什么要求?”

薛万彻笑道:“阿兄,崔兄弟是我的结义兄弟。这种军粮还是军中士卒抱怨军粮难以下咽之时,崔兄弟他才做的。他说,人是铁饭是钢,想打好仗首先得先吃好饭。”

薛大没有说话,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传我命令,命崔珲速来中军大营见我。”

小黑很不习惯背上有一个马鞍,它总是想把那东西给弄下来。但是奈何整套鞍具把它束缚的死死的,它只好回头不停地用头拱着崔珲,希望自己老大能够大发慈悲将这些东西给它解下来。只是崔珲此时自己已经是泥菩萨过河,哪还有什么功夫去管小黑舒不舒服习不习惯?

行军副总管一声令下,崔珲就不得不穿戴整齐前往中军大营。

薛万彻将自己以前穿戴的盔甲送给崔珲,唤来刘器伺候崔珲着甲。

盔甲并非大唐军中制式,整套盔甲不算顶盔足有四十多斤,再腰系横刀,手弩,箭袋,短刀等大小武器,崔珲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堡垒,别说杀人,不被人砍死就算好的。

薛万彻在一旁拼命道歉:“崔珲兄弟,军中条件简陋,让兄弟穿我换下来的旧盔甲实在是有损颜面,等回到长安,我一定要给兄弟打造一套百十斤重的盔甲。”

刘器在一旁羡慕的直流口水,他认为只有那样的盔甲才能配得上判官的身份。

崔珲解开了被刘器勒得死死的盔甲腰带,望向薛万彻不解道:“薛兄,兄弟只是一个文官,为何还要披甲?”

薛万彻道:“大唐军中哪有什么文官之说?就算是陛下到了军中,也要披甲戴盔。你要是不怕挨军棍,你就穿单衣去中军大营。”

听到挨军棍,崔珲心中一颤,搂着小黑诉了一会儿苦,便由刘器扶着上了马。

和薛万彻一同来的还有一个军中主簿,接替崔珲掌握军中制盐事务。心知不会再回来的崔珲,从薛万彻那里要过来一些银钱,送给芸娘作为照顾自己这么多天的谢礼。然后在芸娘的啜泣声中,崔珲告别了相处一个多月的辎重营军卒向朔方大营赶去。

百十里路,不算远也不算近。越往大营去,路上飞奔的马匹越多。有探马也有信使,在官道上络绎不绝。大营已经再望,不时有低沉浑厚的号角声响起,箭楼上粗大的箭弩闪着寒光。薛万彻带着崔珲报过名号,验过身份,这才穿过营门直朝中军营帐走去。

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营帐中传来,紧接着一个披甲的大汉就出现在大帐门口。

大汉深邃的目光落在崔珲的身上:“好小子,年纪轻轻便解了我右军之危。不愧是高人弟子,名不虚传。本官薛万均,右军行军副总管。”

崔珲低下头,避开大汉刀子一般锋利的眼神拱手就拜:“崔珲参见薛副总管。”

薛万均摆摆手,哈哈大笑:“来了就好,好,好。总是听万彻说起贤弟各种本事,为兄原本还不信。如今一件,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好!如今我大唐军中又添一员良才,可喜可贺!”

到底是李二身边的殿中少监,贤弟都叫出口了,这大哥不认也得认。

于是崔珲说道:“小弟与万彻兄相处甚好,本来早就该前来拜见大兄的。只是制盐之事关系到我大军安慰,小弟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拖到今日才来拜见大兄,是小弟失礼了,还请大兄原谅。”

一番客套话说的薛大开怀大笑:“哈哈,贤弟制盐有功,为兄怎能见怪?以后你当和万彻两人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才行,来来来,且随我到军帐中,让为兄好好看看贤弟这位少年才俊。”

一山更比一山高,三两句话,薛大便坐实了和崔珲的兄弟关系。

崔珲这才抬起头,随薛家两兄弟进入帐中。

早有左右亲卫在案上摆放了菜肴,四菜一汤还冒着热气。敢情四菜一汤的规矩在唐朝就形成了定例?

薛大看崔珲看向菜肴,以为是少年人饿得快,就吩咐崔珲入座:“知道你小子贪嘴,且尝尝我军中菜肴如何?”

PS: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祝诸位大佬中秋节快乐!

最新小说: 法医:让你去验尸,不是去起尸! 我!毒士祁同伟!坑哭侯亮平! 祁同伟义父,杀侯亮平,毙沙家帮 大庆:我大皇子,杀敌成神当暴君 影综:从大庆太子让位开始,苟起 终极一班最强班导 缅北归来!毙侯亮平,毁沙家帮! 三国:从盘踞鄄城开始争霸天下 大庆:从影子大人开始 十级厉诡都能防,管这叫附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