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老朱钓鱼执法,我造反了 > 第三十二章 棣儿,加把劲,你还有机会!

第三十二章 棣儿,加把劲,你还有机会!(1 / 2)

朱允熥并非不想去军营,一旦去当兵,他就可以收买那些军中将领,暗中掌控兵权。

有了兵权,这对于以后他起事有莫大的帮助。

只是现在去的不是时候,而且老朱要他去跟蓝玉混。

蓝玉他躲都来不及,现在还被逼着往上靠。

他是想不死都难啊。

大清洗在即,到时候老朱一杀就是两万人掉脑袋。

他到时候肯定会被圈禁,这就便宜了朱允炆龟孙。

他必须跟老朱求情,卖惨,急道:

“皇爷爷,你可千万不能答应凉国公的话啊。”

“孙儿自幼体弱,不堪军营日常操练,还请皇爷爷收回成命,三思啊。”

只要不去军营他做什么都可以,那怕是去,他也不要跟着蓝玉。

到时候蓝玉的亲信都杀完了,那他不就白收买了吗?

朱允熥看向旁边的朱棣,他现在可以利用一下,于是对老朱请求,道:

“皇爷爷,近来北平边境屡次三番遭受残元犯境,孙儿恳请皇爷爷,将孙儿调往四叔手下,让孙儿在北平效力。”

他这么说也有他的想法,既然蓝玉一党没人可靠,倒不如趁现在去燕王那里另谋出路。

一来可以渗透进燕王麾下,收买燕王将领,以此来壮大他的有生力量。

此消彼长,燕王的实力必定大大消减,那么燕王造反就要考虑一下他有没有那个实力了。

二来也可以趁机监视燕王的一举一动,摸清楚燕王的真实实力,揪出燕王一党的利益链,可以在关键的时候给燕王致命一击。

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他在燕王的领地进行扩军发展都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在他植根于北平的时候,又能把他的亲信当作一把钉子,钉死在北平腹地,在朱棣心窝里插上一把随时可以要了他命的暗剑。

这也是他在两难之中最好的选择。

在朝堂上,现在的朱允熥就是一个烫手山芋,谁挨着谁受伤。

燕王朱棣自然不愿受到他这个侄子的牵连。

朱允熥对他来说就是不速之客,万一搅乱他多年的政治布局就坏了。

所以想进他的北平城,没门!

朱棣赶忙把蓝玉的威名抬了出来当挡箭牌,对着老朱拱手说道:

“父皇,儿臣北平之地时常受到残元侵扰,儿臣已经应接不暇,实在无法顾及允熥的教育。”

“况且蓝玉大将军是当朝第一名将,儿臣自愧不如,如今西南战事已定,蓝玉大将军赋闲在家,想来一定有时间教导允熥这孩子。”

“还请陛下以允熥教育之事为重,儿臣实非育人之臣,儿臣家里那三孩子就够儿臣受的了,允熥再一去,恐怕整个北平城就闹翻天了。”

燕王朱棣说的话句句在理,这话让老朱也没有任何反驳的道理。

但是,假若说把允熥这孩子放到北平跟着燕王,他心里倒踏实了许多。

朱允炆见势不妙,要是皇爷爷改主意,把朱允熥让燕王保护起来,那他如今的筹划真就付之东流了。

不行,他得阻止任何妨碍他夺得储君之位的人。

朱允炆不等老朱发话,他就赶快觐言堵住老朱的嘴,道:

“皇爷爷,四叔所言极是,北平边境战事频发,三弟年龄尚小,又是第一次去军营历练。”

“一旦上了战场难免会手忙脚乱,万一四叔一个没注意,三弟伤着碰着四叔他都没无法跟陛下交待,更没法跟已故的父王交代。”

朝堂上,黄子澄立刻站出来附和:

“臣附议。”

随后一班大臣也都持相同看法,随身附和:

“臣等附议。”

朱允炆一番发自肺腑的觐言,在朝中大臣看来就是兄友弟恭的典范。

最新小说: 大庆:我哥斯拉在辐射里如鱼得水 兼职被侯亮平抓,我润中东建六常 原神:编写未来,开局七国皆亡 孙连城不看星星,李达康被卷疯 漫改真人?开局饰演五条悟 综漫:满级神明,你管这叫留学生 超神:外神观察者,竟被曝光日记 从火影开始的幻想之旅 大锤闯高武 我祁同伟逆天改命,镇压侯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