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稍稍的恢复了一下情绪,然后便对着汇报的太监问道。
“回陛下,此事奴才并未打听到,不过应该是拘捕宁国府世子贾蓉时与顺天府尹发生了冲突才会被顺天府尹给拿了吧。”
太监闻言对着皇帝恭敬回道。
“…”
“行了,朕知晓了,此事先暂且观望。
再有消息及时汇报与朕听。”
皇帝听后吐出了一口浊气对着汇报太监开口道。
“遵旨…”
得了皇帝旨意,太监便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对着皇帝弯了弯腰随后便慢慢的退了下去。
“宁国府,贾家…四王公…”
在太监退下御书房被外面候着的小太监给重新关上之后,皇帝的双眼便冰冷了起来。
如今看似他对四王公的势力皇恩有加。
但实则却是从他父皇也就是如今太上皇时起,太上皇就已经开始想削藩了,为此还暗中下了不少功夫。
别看四王公十二侯这些个大宸开国时期的贵族们因为自身不争气和太上皇还有皇帝暗中推波助澜已经走向了没落。
但是四王公的势力依旧不容小嘘。
就拿四王公来说,四大异姓王因为军功太大至今保留着王爵和一部分军队,公虽说现在爵位最高的也就是一个伯爵最低者就跟贾珍一样只是一个三品的勋爵爵位。
但是四王公世代交好关系密切,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军队有军队乃至在朝廷中都有不少是四王公培养起来的官员。
再加上他们关系密切这如何能让当权者的皇帝放的下心不去忌惮呢。
甚至不去说四大异姓王,就说眼前的宁国府,这宁国府乃是一门双公,当初宁国公和荣国公的军功加起来足以封王甚至超越了如今四大异姓王军功最高的北静王。
不过宁国公和荣国公到底是两个人,军功平坦下来封王自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当初的太祖也不傻,一门双公已经是显赫至极了,要是一门双王那得多大的权势啊!
所以最后贾家成了一门双公,不过即便是一门双公那也是公之首王爵之下第一人的存在。
现在贾家宁荣二府看似主子们都是一群只会吃喝玩乐不求上进的主子们,但是贾家除了四王公的势力之外,还有名声更加响亮的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的名号。
金陵四大家族分别是一门双公贾家,一门双侯史家,富可敌国皇商薛家,和京城京营节度使王家。
这四家贾家,史家和王家都是军功起家,现如今除了贾家之外,史家和王家在军中依旧还有很大的势力也就是说史家和王家还掌控着军权。
而贾家虽说已经不涉及军权了,家中主子也无一人在军中,但是在军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这些影响力都是第一代第二代的宁荣两代国公留下来。
曾经两个两代宁荣二府国公爷的麾下亲兵也早就成为了一方掌权将领了。
虽然也有一些到了年纪退下来的,但即便是退下来了那在军中还会有他们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