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丛林谜案 > 第七章雨夜现惨案 哈尼说哈亮

第七章雨夜现惨案 哈尼说哈亮(2 / 2)

保安队长冲她竖起了大拇指,脸上露出嘉许的灿烂笑容。

可是保安队长刚走,另外一个打扫卫生的阿姨说:“你侄子不是想当保安队长吗?要是真的出了杀人案,他现在这个保安队长肯定是干不下去了。”

杨阿姨当机立断拨通了110电话。

哈亮警官带人进行了现场踏勘。

杨远航是被人砍死的,凶器是杨远航家里的菜刀,刀刃都砍出了四个豁口。在杨远航的书桌上发现了银行交易记录,结果显示杨远航在银行里提取了40万元现金。

警察们寻遍了现场的角角落落,40万元却不翼而飞了。

昨夜一夜大雨,小区居民早早就在家待着,邻居们都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员在小区内出入。

哈亮警官首先想到的是安排人调取小区的监控录像。在很多警匪电影里,犯罪分子尽管乔装的很好,但警察借助了监控天眼,最终将罪犯缉拿归案。

叫人大跌眼镜的是:小区的监控早就停了,录像里空空如也。

物业公司经理说:“他们都不交物业费,警察同志,你们管管吧。我们这小区别说工资了,连水电都马上成问题了。我们没有钱,监控用电经过业主委员会协商一致就关了”

哈亮警官看了看业主委员会的主任。

业主委员会主任不满的嘟囔:“你警察平时都干什么吃的,出了事就怪我们没有监控,法律规定没有监控就不破案不抓坏蛋了吗?”

哈亮气的要发火,赵警官跑来对他说:“死者杨远航的妻子杨怡胡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现在联系不上,经走访群众,杨怡胡作风问题很突出,最近牵涉到一起贩卖儿童案里,可是从今天早上开始,手机关机,联系不上了。”

物业经理说:“你这位警察局长,你看看这不明白着的事情吗,杨怡胡本来就和丈夫感情不和,隔三差五的总闹得鸡飞狗跳的,地球人都知道,他突然有钱了,不是他老婆伙同情夫杀他夺财的会是谁?你在我们这里搞什么监控调查有什么意思你说说?”

经过细致耐心的勘察,发现杨远航那张银行的储蓄卡也不见了。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储蓄卡里除去杨远航提取的40万元,还应该有360万元巨款。

公安局负责刑侦的王副局长主持召开案情分析会,哈亮副队长看到经侦队的人参加了会议,不免有些纳罕。

王副局长叫哈亮他们介绍了案情及踏勘情况。

哈亮和刑侦队的同志们从作案的菜刀、现场勘探没有重大发现等等推断是熟人作案,同时重点介绍了杨怡胡在案发后不知所踪,无法联系的情况。

王副局长说:“这个杨怡胡是我们经侦队一个案子的嫌疑人,下面请经侦队的同志介绍一些情况。”

经侦队的同志就从周光耀、杨怡胡、章贵枝、贾太奇等人说起。最后说到了杨怡胡和周光耀的关系,以及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抓捕,就在前天杨怡胡和周光耀神秘的从医院失踪。

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大多数人认为是杨怡胡知道杨远航的巨额奖金后,考虑到自己的事情马上要暴露,而提取自己帐号里的资金似乎危险性较大,害怕引起公安的察觉,于是就铤而走险,在抢夺中杀害了杨远航。

这些老刑警身经百战,见过的奇闻怪事数不胜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通发挥,真个是光炫灿烂,无与伦比了。

王副局长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杨怡胡和周光耀作案的嫌疑最大,我建议我们立刻全面搜捕这两名嫌疑犯”

这王副局长在这周边那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这一句看似波澜不惊的话,警察们不啻是一通圣旨,立马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了多警种紧密配合的大网。

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夜夜幕时分,在一个废弃的度假农庄里,找到了周光耀和杨怡胡。更令人兴奋的是在他们的手提箱里发现了40万元现金。

40万元现金,对于刑警们来说,无疑在说,案件得以破获了。

审讯却不是特别顺利!

负责审讯杨怡胡的人报告说,是周光耀联系了一位卖出国护照的,他们去那里买护照。钱是他们以前攒下来的。

负责审讯周光耀的人报告说,是杨怡胡联系了一位卖出国护照的,他们去那里买护照。钱是他们以前攒下来的。

哈亮警官将情况报告了王副局长,王副局长是个诸葛亮似的人物,事必躬亲,他说:“这明显是两人以前串供了的,往深处挖。”

往深处挖,在这个公安局内部跟潜规则一样,是领导容许采取手段,只要结果的意思表示。人们把杨怡胡固定在审讯的凳子上,她的腰间、大腿上密密麻麻绑着绳子,之后将她的腿高高抬起,开始在杨怡胡的脚跟和板凳间加砖。这就是传说中的老虎凳。

之后,人们把高亮度镁光灯对着她的脸,轮班叫醒她,提醒她交待问题。

许多人知道,现在是不容许刑讯逼供的,但是一个杀人犯面临的死刑,做政治思想工作让她交待,毕竟是痴人说梦。

而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要求限期破案的。

口供这就有了,自然和警察们讨论的一模一样。

案情看来简单的乏味。

在杨怡胡和周光耀事情败露,马上面临身败名裂的时候,他们天天思考着怎样逃往国外,这个时候,唯一不好办的就是活动资金。本来他们是有些非法收入的,可是公安已经盯上了,是没有办法取用的。一旦取钱,不啻是告诉公安他们有问题,准备外逃。

正在左右为难,走投无路的时候,杨远航中了400万元的大奖。周光耀和杨怡胡当然清楚,做杨远航的思想工作,要这个男人拿出自己的钱供自己的老婆和她的情夫挥霍而且毫无报酬,那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剩下来的就是杀掉他,掠夺他的钱!

案子这就破了。

哈亮副队长弄了几个菜,在自己家里喝酒祝贺!这个案子,最少可以弄个三等功!说不定王副局长一高兴,还可以把哈副队长的称呼简单化一些,把那个副字去掉。

侄女哈尼警官不请自来。进门就喊:“二叔,我就猜到你在这里喝闷酒,来来来,我这个不速之客陪你喝两杯”

哈尼是大哥的掌上明珠。可大哥常年在国外忙大生意,哈尼自小跟二叔长大,待二叔跟亲生父亲一般。大哥几次叫哈尼出国,哈尼想都不想就回绝了。

在哈尼的心中,亲生父母有时是个代号,有时连个代号都不如。二叔劝的厉害了,她干脆调皮的喊哈亮为大伯--就像当地人喊排行老大的自己的父亲一般。

哈尼自小佩服警察,耳染目濡的,坚决报考了女子特警队!如今她已经工作数年,在周边小有名气了,特别的哈尼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节目。许多人看她们的训练记录都不禁落泪。

哈亮热情地招呼:“丫头,来来来,坐下,坐下吃菜!”

哈尼就大喇喇的坐在二叔的对面。毫不客气的拿起筷子夹菜!

哈亮这时却挡住了她:“丫头,这可是在自己家里,不是在单位。家里呢,只准吃菜喝酒,不准说工作,更不准提案子。要是提案子,你乘早回去,不许动筷子。”

哈尼也不搭话,手头用力,哈亮那挡驾的筷子乖乖的到了一边。

哈尼就大快朵颐起来。

性格豪爽的哈亮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二人更不搭话,各自像争抢一般,吃了一会。之后端起酒杯对饮。那哈尼酒量惊人,丝毫不让须眉,看看哈亮敌不过了。

哈亮忽然叹了口气:“你说说,你个大姑娘家的,整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行动起来,几个小伙子不是对手,我可怎么向你爸爸交待?他把你托付给我时,你是一个小姑娘,现在,你跟个占山为王的女土匪似得,可怎么得了。”

哈尼忽的把桌子一拍,大声回道“二叔,你拿批评的话说你亲儿子去,他在你面前跟个狼崽一样,你咋不敢说他?你要是怕他,哪天我替你教育教育他”

哈亮一听不太高兴,说:“你哥小时家里穷,受罪太多,过穷日子多了自然就胆小,不敢乱花钱”

哈尼把嘴边的酒杯放下,瞪着眼睛说:“亏你一张好厉害的嘴啊,二叔!那次你生病在重症监护室里,我哥哥嫂子们不去看你,你看病的钱都是我找人借的,你知道不知道啊”

哈亮耍起了赖“怎么着,我把你养这么大,你在我快死的时候帮帮我,还有意见了?”

哈尼听了,眼泪哗的就充满了眼眶“二叔,你这不是故意打击我嘛,我们说的是一个意思吗?”

哈亮看看局面不好收拾了,端起酒杯,两眼望着哈尼,手拱了拱,然后一饮而尽。

哈尼毕竟性格豪爽之人,把自己酒杯加的满满的,咣的一下喝完了。

哈亮说:“我也知道你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猜想你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破获案子的事情,王副局长对我们10个小时破获杀人案很高兴......”

哈亮话犹未尽,哈尼就瞪起了大眼睛:“得了吧,你扪心自问,你觉得这案子是应该这么破的吗?自从那个王副局长来了之后,不会溜须拍马的统统赶走,你的老领导,汪大队长被莫名调离,据说是他办案不力,你说说他王副局长整天在身后整人,办案人员担惊受怕度日,整天担心被整,案子怎么办才会有力?”

哈尼见哈亮不说话,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酒,仰脖干了,说:“杨远航丢了40万,杨怡胡有40万,就是杨怡胡害死杨远航的呀?那天底下有40万元的都是嫌疑人?都逼一下,不都招供了吗?一个堂堂的公安局,到了这么个王副局长手里,变成这么幼稚了吗?”

哈亮厉声说:“你小点声!!!人家杨怡胡周光耀都招认了,你跳什么跳?”

哈尼说:“二叔,从近处说,我不希望你跟着他们出事,纸是包住火的,事情总有真像大白那一天。从远处说,我不希望我们公安局冤枉好人。你听说了吗?就咱们这座城市,要开什么首届全国贼代会!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公安系统让他们闻风丧胆了吗?不!恰恰说明,他们看到我们这座城市乌烟瘴气,看到正气不能树立,邪气不能遏制!这里不再是人们的天堂,二是犯罪者的乐园!”

哈亮见她越说越不靠谱,仿佛喝醉了一般,知道她就是一个决堤的河流,靠堵是不行的,必须疏导和堵截双管齐下:“哈尼警官,你找我就是发发牢骚的吗?”

哈尼流着眼泪:“当然不是!要管好这座城市的治安,必须从点滴做起,我要从一个个案子做起,我们人人有责,我要你支持我,我要重新侦查这个案子。”

哈亮心中窃喜,只要哈尼上了案子,自己就不会受到这个宝贝的种种指责了“那么,你从哪里开始着手呢?”

“现场勘察,当然是现场勘察了”哈尼又喝了一杯酒,“我们现在就去现场。”

;

最新小说: 龙虎运掌诀 重生之开局一个大嘴巴子 七零:炮灰带着显眼包系统开挂了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穿越成顾横波后的传奇人生 王妃只想致富养家 穿越后,我开的饭馆爆火啦 西游:我唐僧收妖为徒,打上灵山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