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柏说的如此郑重其事。
朱元璋也收敛了不愉心思,看一眼徐达,尬笑了下,“徐大将军,你听听,咱老朱家的文圣人,这是有多么在替你们父女着想。”
徐达心里七上下,他可不晓得朱柏准备说什么。
一个岁孩童,在识文断句改造上面,的确是有些神乎其神的表现。
但是这在世文圣人的名头么……
徐妙云此时同样难掩忐忑心情。
她到是没有父亲徐达这种大老粗思维,对朱柏的在世文圣人名头有所质疑。
恰恰相反。
真正了解过。
那标点符号识文断句之法。
那简洁无比的汉语拼音注音识字之法。
还有那,尚在推进中的,汉字大规模简化理念。
这三样,无一不是,真正划时代的创举,真正能让天下百姓,更多享受到,识字读书人利好的绝世创举,功在千秋,利享万代的创举。
她的心情忐忑,只是因为猜不到,朱柏到底要给自己在皇帝面前谋划什么差事。
马皇后、朱棣、朱橚此刻也是一样忐忑心情。
实在都是搞不清楚。
老十二又要有什么惊人之语。
和一位在世文圣人生活在一起,住在同一屋檐下。
这心脏承受力想不强大起来都不成呐。
朱柏得了皇帝老爹的允许后,继续道:
“孩儿今天在那天下书局,见识到了不少大明文人。”
“可是他们给我的感受,实在和我所预想的文人风骨有着天差地别之分。”
“说句实在话,若天下文人,皆是那等,眼高手低之辈,把心眼子,全都放在了如何追逐名利之上,我真的很觉悲哀。”
“这些所谓的文人雅士,少有人能知他们的使命所在。”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若不能入仕为官,便只好以舞文弄墨来搏得些许名声。”
“他们今日,能因孩儿信口一句‘烟锁池塘柳’而癫狂,却少有人将心思用在其他领域。”
“仿佛身为文人,若做不得官,便只能活在了虚无缥缈峰,身遭只余云和月。”
“这等所谓文人,即便学识再多,与国与民,又有何裨益……”
朱元璋哑然失色,臭小子你还真是敢说。